取消常州市政公园的预订-常州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化博览会预订指南,从3月13。

目前在常州逛公园是不需要预约的。只需要提供你的健康码和身份证,体温正常就可以进入。而且常州的博物馆,图书馆之类的也开始开放了,健身房下周也要开放,可以耐心等待。

取消游园预约为进一步推动市属公园有序开放,自3月12日起,市属公园取消网上预约。公园里有一个入口和出口。入园时请向工作人员出示绿色健康码和身份证,体温正常后方可入园。希望市民朋友们知道。

对于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化文化机构的有序开放,需要提醒的是,从业人员和参观人员必须持“健康码”上岗和入馆,持绿色码者方可入馆。各博物馆分区域、分项目恢复开放服务,对不符合开放条件的场馆和容易形成人群的项目暂不开放。该市的文化娱乐场所暂时关闭。

1.常州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16:00闭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所有参观者(包括未成年人)均需在常州博物馆官网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预约。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必须凭预约号换取门票,未预约者拒绝参观。

参观者必须佩戴口罩,并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正确佩戴。进库时实行“一进一码量”制度,在安检入口处检测体温,主动出示健康码。体温异常者(体温达到或超过37.2度)或有咳嗽等不适症状者,应拒绝入馆。

为防止人员聚集,博物馆日接待量不超过1000,瞬时接待量不超过300。

疫情防控期间,不接受团队参观预约,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暂停一切教育活动和多媒体互动体验项目。

目前,“古韵茶香——镇江博物馆藏精品茶具展”、“常州博物馆藏名家楹联展”、“瑞舒图宝——鼠年十二生肖文物联展”、“常见中药标本与药、鱼、虫联展”及基本陈列均有展出。

2.常州画院

开放时间:上午09:00-165438+凌晨0: 30,下午13:00-16:30(16:00闭馆,周一闭馆)。

实行分散参观,严格控制人流。入馆参观人员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进行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并登记,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防控检查和观众流量控制。体温异常者(体温达到或超过37度者)禁止入库,并及时登记上报,后期做好跟踪控制。按照开馆要求,每半小时15名游客入场。

引导观众有序参观,提醒观众保持距离,做好日常防范和个人防护。

目前不接受团体参观预约和讲解服务。

目前正在展出常州画院的展览。

3.常州图书馆

开放区域:常州图书馆一楼大厅。

开放时间:上午9:00-165438+下午0: 30,下午13:00-17:00。

读者戴口罩,凭“健康码”和“读者证”入馆,配合工作人员量体温,登记个人信息。图书馆开馆时会采取限流措施,控制入馆人数,避免人群聚集。

读者可以在一楼大厅的“自助借还机”中还书,也可以在一楼大厅放置的临时书架中选择图书借阅。图书馆现场办证服务暂停,读者可在支付宝app内申请信用证办理常州图书馆借阅卡。

4.常州文化中心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9:00-11:30,下午1:30-17:00(16:00闭馆,馆内进行消毒清洁)。

市民必须戴口罩,出示健康代码,并接受体温测试。体温达到或超过37度者禁止入馆。人们进入图书馆参加艺术培训和节目排练时,必须持有有效身份证件,进行体温测试和登记。

暂时不接受团队预约使用我馆惠民剧场演出服务。

5.常州三杰纪念馆

开放区域:瞿秋白纪念馆、张纪念馆、云纪念馆、故居、洪纪念馆、故居(报告厅、会议室、文化创意销售区等区域除外)。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游客必须佩戴口罩,持有效身份证件,进行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登记实名信息,进行防控检查。体温正常,绿码“健康码”的游客可以进入游览。

暂不接待团体游客,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游客可在常州三杰纪念馆扫码登录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领取语音导览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场馆最大承载量降为200人,并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调整。

6.刘海粟美术馆

开放时间:09: 00-16: 30(周一闭馆16: 00)。

参观博物馆的游客必须持有有效身份证件,接受体温测试,出示健康码,并进行登记。观众将以分散的方式参观,每半小时入场15人。

目前不接受团体参观预约和讲解服务。

刘海粟美术馆收藏展目前正在展出。

7.吴青霞艺术学院

开放时间:9:00-16:00。

开放范围:一楼展厅,二楼展厅。

观众可以从北门进出。进馆时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驾驶证、户口本、护照、读者证等。)并接受检查和登记。全程戴口罩测体温,同时出示“健康码”。只有绿色代码为“健康代码”的人才能进入。如果你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请勿进入。

当观众达到30人以上时,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分流。展厅可同时容纳不超过15人。与进入房间的观众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暂时不接受团队游。暂时不提供人工讲解和社会教育服务。

室内健身设施开放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二级响应”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现就我市疫情期间安全有序恢复开放室内健身设施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恢复开放时间

2020年3月16日(星期一)

第二,恢复开放范围

除各类游泳池(健身房)、线下体育培训机构和学校场馆设施外,全市各级公共室内体育健身场所和经营性室内健身场所。

第三,恢复开放的要求

(一)落实主体责任。各场馆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防疫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加强健身人员和内部工作人员管理,指导个人防护,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明确相关标识。各开放场馆通过设置广告牌、播放LED显示屏等方式,加强了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提醒从业人员和健身市民遵守防控要求,支持防控工作。提倡个人健身活动。

(3)严格的录取要求。在公共场所实施戴口罩、检测体温等措施。室内健身中心入口必须配备体温检测设备,所有进入场地的人员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扫描检查。体温检测异常或“红色代码”的人员不得进入会场;如果“红色代码”人员出现体温≥37.3℃、咳嗽等症状,各场馆将引导其到临时隔离场所,并通知疫情防控部门处置。

(4)控制人员数量。日接待能力不超过最大日承载能力的50%,避免人员聚集,人员间距不小于1.5m..禁止自行组织各类比赛和线下培训。实行线上实名预约、错峰健身、线下实名注册健身,完善全流程闭环管理。

(5)加强消毒和通风。按照防治消毒规范,定期对设施设备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在显著位置张贴告示,注意避免过度消毒。室内运动健身场所保持通风,有条件时优先采用自然通风。如果需要空调,确保空气供应安全充足。

(6)完善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程序,发现有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场所,立即配合疾控部门采取隔离措施,追踪密切接触者,开展场所消毒等工作,并对场所进行临时封闭。

恢复开放后,各开放场所经营者应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开展防疫检查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自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各地体育主管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室内体育健身场所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反映开放动态,并将相关信息报送市体育局疫情联防联控应急领导小组。

目前,“金厨红妆——小谢_书画展”正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