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有什么区别?
财产性收入是指资本、技术和管理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的收入。包括转让财产使用权取得的利息、租金和专利收入;财产经营的股息收入和增值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而获得的收入。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益包括股份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股分红、出售专利收入等。,而管理要素获得的收益主要包括通过股权激励获得的股份分红等。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收入是一种混合收入,包括劳动收入、经营管理收入、资本要素收入等。只要不违法,就是合法收入。
所以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财产性收入又称资产性收入,是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动产所得(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车辆、收藏品等。)和不动产(如房屋等。)归家族所有。包括转让财产使用权取得的利息、租金和专利收入;财产经营的股息收入和增值收入等。
自2007年6月5438+00,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七大报告》第39页第7、8段)“财产性收入”这一新名词受到公众关注,被列为人民网“十七大报告第三个关键词”专栏。财产性收入虽然只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左右,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使人们对其认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