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管温控技术?卫星在飞的时候为什么要用?
首先不是热管温控。
技术上叫温控热管卫星结构板技术。
前后颠倒两个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热管技术最初是为了解决卫星表面的温差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现已应用于注塑工艺中,用于模具冷却、注塑机冷却和挤出螺杆的传热。如果将热管技术应用到热流道系统中,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国外已将热管技术应用于热流道板和热喷嘴的加热,并将材料组合和尺寸规格标准化、系列化。我国应加快开发热管这种优良的导热元件,并将其应用于热流道模具,以摆脱目前我国热流道加热元件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90年代初,我国设计的热管和热流道板结构使整个流道板的温度保持一致,并已成功应用于热流道模具中。特殊形状的热管也可作为加热探头,控制点浇口的熔体温度[1]。从65438到0995,江苏科技大学的雷玉成、赵晓君等学者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集中供热的热管热流道技术,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它是一种新型的热流道,利用热管传热技术加热流道。具有等温性能好,单点控温,热源在模具外的优点。热流道系列有三大类:单腔热流道型、多腔分流型和热喷嘴型。
一种温控热管散热器,包括热管、热电散热片、温度误差检测电路、积分器和电流源,热管的冷凝端固定在热电散热片的冷端,温度误差检测电路检测并读取热电散热片上的温度误差信号,然后通过积分器的输出信号控制电流源输出到热电散热片的电流。
关于寻找温控热管的论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