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晚餐的特色菜在哪里?
5月14日,记者由朋友带领来到这家名为“太乙蜗牛庄园”的蜗牛馆。从滇池路南雅风情园入口向东延伸几百米,是市中心进入餐厅的必经之路。它穿过一条被500多米的出租房挤成一条窄路的小街。一路上,记者的车不断被来来往往的人逼停让路。路上没有明显的标志和广告。的确,一下子找到你不容易。餐馆所在的村子叫杨家地村。很难想象举世闻名的法国菜就住在这里。自然,蜗牛庄园为什么住在村里,成了记者最关心的话题。
进入庄园,可以看到餐厅的厨房和餐厅是由原来的办公空间随意改造而成,只有墙上的螺蛳介绍才能看出菜品的不凡。据说法国平均每人每年吃12只蜗牛,1999这个数字是4万吨,每只蜗牛的价格是45欧元。目前在昆明,只有部分高星级酒店或个体西餐厅供应螺蛳,价格不菲。在太乙螺蛳庄园,包括正宗的特色法式螺蛳,可以上近300道螺蛳菜,中外风格结合。然而,庄园目前的面貌似乎与中国美食的名气并不匹配。蜗牛养殖科技的老板罗老板也坦言:“开这个蜗牛馆只花了6.5438+万。”
昆明人能接受蜗牛大餐吗?
对于罗布来说,目前的蜗牛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养殖和供应都不再是问题。经过上千次的实验,在北京大学一位教授的帮助下,Rob成功研发出了对最麻烦的蜗牛进行杀灭、解毒、去骨的清洗技术、工艺和产品,并申请了专利。一些餐馆、酒店、超市纷纷提出供货要求。“太乙蜗牛”为什么不把餐厅开进城,在繁华的地方露脸?
Rob将居住在杨家地村视为打基础和开拓市场。Rob怀疑昆明人能否接受蜗牛大餐。一个市场的形成受到文化背景、经济基础、消费观念、人文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在昆明,蜗牛消费离这些因素还很远。
罗布认为,“蜗牛在昆明很难生长。要做大,就要立足昆明,不断完善养殖等相关技术,然后不断扩大养殖能力。目前,我们的优势和我们能做的是技术支持和供应保障”。至于做大做强,Rob的眼光似乎更高更远。她说:“不做就做连锁经营。第一家连锁店将在北京开业,然后逐步辐射。我们在上海开了一个养殖基地,比昆明还大。本来北京的连锁店也准备今年开业。现在要看情况。”她认为,说到底,“蜗牛本身就是一个品牌,蜗牛大餐就是一面旗帜,蜗牛不需要餐桌上密集的广告投入。”
国际贸易专业的罗布也希望把昆明蜗牛出口到国外,爬上法国的餐桌。
(目前还没有图片,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