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专利申请中药物通用名和化合物名称的翻译。

在药品PCT专利申请中,药品通用名和化学名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需要在翻译中进行积累和总结。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希望对读者有所参考。

1药品通用名的翻译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药品的名称一般包括药品的通用名(通用名或非通用名)和药品的商品名(商品名或商品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使用药品名称需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里的药品名称包括其通用名和商品名。药品商品名通常不需要翻译,所以本文只讨论药品的通用名。

根据

为了避免用一种以上的药物混淆患者甚至医生,有必要有一个统一的药品名称。为此,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了专门的药品命名原则,规定了一致的药品通用名。这个通用名一旦被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列入药品标准,就成为药品的法定名称。

因此,药品的法定名称应该是唯一的,首选按法定名称翻译:但现实中,由于翻译或习惯因素,一些药品在消费者和医生中有不同的习惯名称,因此存在很多药品有两个法定名称的情况,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双嘧达莫)、维生素E(抗生育酚);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药物化合物在国内没有被批准上市,所以没有法定名称,但是可能会有几个开发机构给出的不同翻译,或者收录在一些字典里。在后两种情况下,译者需要选择和确定最佳译文,必要时还需要注明原文。

翻译原则

了解药品通用名的命名规则,可以更好地翻译药品通用名。比如原料药和制剂,其通用名一般由多个词缀组成,中文译名也要尽量与英文名称一一对应。可采用音译、意译或音韵翻译,以音译为主。音译是将英文药物名称翻译成相同或相似的中文。如他莫昔汀、利他林、利他林、氯丙嗪:音节较多时,也可采用简称,如阿米替林阿米替林。意译就是根据药名表达的意思翻译成中文,比如胆酸胆酸,四环素四环素。音义意合翻译是指药名一部分音译,另一部分意译,新斯的明neo-stimine(neo-new)和麦迪霉素麦迪霉素(-mycinomycin)。与酸形成盐或酯的药物应统一翻译为“酸的酯”或“酸的盐”,如马来酸罗格列酮和季铵盐。一般氯和溴放在铵前面,如苯扎溴铵。除了使用时间长的,氯和溴尽量不要氯化。溴化物的命名:对于旋光异构体的命名,常用名前用左或右;对于酸性盐,用“氢”来表示,如碳酸氢钠,而不用“重”字。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快速准确地意译和音译药品名称,译者需要积累相当数量的词干,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公布的国际通用名称(INN)的词干,如-阿比他滨、-他汀、-阿米维韦、-乙酰氨基酚、-霉素-霉素和-他定。

药品化学名称的翻译

与普通名称相比,化学名尤其是系统名的翻译往往要复杂得多,因为它往往涉及到各种化合物和基团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化合物,翻译人员往往需要很好的有机化学知识来应对。

PCT专利申请中的绝大多数药物成分是化合物,包括合成的和提取的化合物。化学名称除了一小部分可以用通用名或俗名外,其余基本都是新化合物,没有公认的通用名。因此,它们的结构只能用系统名称来表示。在研发阶段,在系统命名的基础上,往往用开发它的药企给的代码或编号来表示。然而,在任何情况下,系统命名总是表示化合物的最基本和最准确的方式。

命名原则

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有一些基本规则。最重要的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颁布的IUPAC命名法,有两个版本(1979和1993)(四羧酸丁烷四羧酸的网址(误译:四羧酸,注意前者有8个碳原子,后者有4个碳原子);聚(羧酸)多元酸(误译:聚合羧酸)、硅(硅)和siljca(二氧化硅):铝(铝)和alumira(氧化铝)、苹果酸(苹果酸)和马来酸(马来酸);甲壳素(甲壳质)和壳聚糖(壳聚糖):羧基{羧基}和羰基(羰基);核苷酸(核苷酸)和核苷(核苷);OXO(氧代,代替氢原子)和oxa(氧代,代替碳原子)等等。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需要在日常翻译工作中总结积累,不断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