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球的信息(注意问题的补充说明)
如今,月球对于人类航天科技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月球表面高真空,无磁场,地质结构稳定,重力弱,环境洁净度高,月球背面不受地球无线电波干扰。建立月球天文观测基地、生物制品和新材料实验室、地球观测站和深空探测前哨站,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科学意义。月球是研究月球科学、天体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地球观测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在月球上建立天文观测站,可以不受地球大气层的限制,观测波段可以从伽玛射线到长射电波段。在月球上可以设置任意波段的干涉仪阵列,月球表面安静的环境可以保证其测量精度。一些天体物理现象,如超新星爆发和伽马射线爆发,可以在不同波段进行观测和研究。
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21世纪的重要课题。
这一切都是月亮的吸引和诱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这个目前唯一成功登月的国家,在停止了30年之后,又恢复了计划。2004年6月6日+10月6日+4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雄心勃勃地宣布了美国的新太空计划。
2.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当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对拜月很虔诚。长大后以优越的品德入宫,却得不到宠爱。八月十五见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认为她美丽出众。后来,他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在月亮中间,嫦娥因其美丽而闻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容颜如明月”。
3.
第1页
首先,这里没有火山。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月球上有火山爆发。根据月球岩石的年龄,科学家推断月球陆地最古老,约44亿年;月海很年轻,大约40亿岁。
所有的自然恒星和地球一样,都是由天体物质长大的,都经历了重力分异和化学分异的沉淀过程,所以有内部分层的结构现象。像地球一样,它有地核、地幔和地壳。星壳以下一定深度的物质一定处于高温高压下,处于熔融状态,也就是熔岩流。一颗一直在自转的恒星,必然会发生破坏星壳的构造运动。移动的图像反映在“地震”中。一个裂开的星壳会让熔岩流获得挤出裂缝喷发的途径,成为喷发火山,喷发火山。因此,火山和地震是普遍现象,适用于所有的行星和卫星。如果月球是天然恒星,但没有火山,30多亿年都不会自毁,这完全违背了天体规律。
第二,空心
人类研究地壳岩石信息最准确、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钻孔。但人类至今只能打到10公里的深度。纵波地震是推断地球是一个固体和具有核、幔、壳分层结构的天体的工具。p波传播到地心,通过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速度。它的速度表现就是物质密度越大,速度越大:固体大,液体小,气体弱,真空中损耗。在向地心行进并穿过地心的过程中,地壳与上地幔之间、上地幔与下地幔之间、地幔与外核之间、内核与外核之间的P波速度急剧变化,从而圈定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物质特征和状态。纵波穿过地核,所以推测地球是实心的。所有的自然恒星都是固体。月球是不是天然恒星,只能在p波地震中检验,在地球上屡试不爽。
1969年以来,美国阿波罗飞船频繁登月后,在月球表面建立了4个月球地震台,用飞船上的火箭多次制造月球地震。月球地震的强度是地震学家根据月球直径大、物质密度高的特点认为可以穿过月球中心的强度。但测量的结果是,当横波到达1000公里以上,持续3小时以上时,纵波只到达35-40公里的深度就消失了。1972年5月13日,一颗大陨石撞击月球,其能量相当于200TNT炸药的威力。地震学家认为,巨大的月球地震的纵波应该传达了月球的核心;如果月球是固体球体,这种纵波要重复几次。但结果是纵波成了“泥牛入海”,一点消息也没有。证明月亮是空心的,就是空心把月亮地震的纵波吃掉了。
三代或几代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所有的教科书都明确肯定地球的年龄在46亿年左右,月球在地球主体形成后滚雪球,所以更年轻,大约40亿年。太阳的年龄被公认为大约60亿岁。
然而,月球上的航天器从月球表面各地采集的月球岩石,都经过了与地层年龄相同的鉴定技术鉴定,所有岩石样本都向人类报告了年龄:有的36亿年,有的43亿年,有的46亿年,有的老的超过70亿年;最古老的是阿波罗12号飞船带回的月球岩石中的两块岩石,年龄高达200亿年。
可以认为,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真空,不存在像地球表面那样的风化条件。月球表面的岩石都是新鲜的岩石。月岩样品的鉴定年龄接近实际年龄。这些实际年龄证明它们不是月球的原始岩石。有些是从太阳系内的陨石上收集的,有些是从太阳系外的陨石上收集的。
第四,月岩都是死岩。
地表岩浆岩都是结晶岩,即都是由结晶矿物组成,是矿物集合体。所有的自然天体也是如此。而登月飞船采集的月岩样本都是死岩:铁死岩、石死岩、石-铁死岩。石头里几乎没有矿物质。化学分析只能用于石头的分析鉴定,三类石头是根据其化学成分来划分的。为什么月球岩石中没有矿物晶体?它们都被毁灭了还是被陨落之星覆盖了?“原生”矿物是否完全风化而没有化学风化、机械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变质成没有变质条件的死石了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五、没有磁场
地球是一个球形磁体,其磁力线分布在地球周围,形成偶极磁场。原因是地核主要是铁和镍,是铁磁性物质,在高温高压下会产生磁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磁轴受太阳磁轴控制,平行。地表磁场常受岩性和异常的影响。所有的自然行星都与地球相似:它们都有磁场和与周围恒星磁轴平行的磁轴。然而,美国和苏联对登月飞船的探测表明,月球上没有南北磁极,月球表面只有微弱的磁场。月球陆地区域磁场强度为2伽马,月球海洋区域为4伽马,异常区域为43伽马和103伽马。与平均50000伽马的地表磁场强度相比,甚至不考虑异常值。所以月球表面的磁场只能是月球表面的异常磁场,是各种陨石形成后的磁场,而不是月球的磁场,月球本身没有磁场。
为什么月球没有磁场和磁极?除非不是自然天体。
第六,月亮奇怪地移动
行星对旋转卫星的控制力是引力。行星和卫星的关系就像自行车上的前后链轮,行星的引力场就像套在前后轮上的传动链。因此,围绕行星运行的卫星的旋转轴都与行星的旋转轴平行。除了被捕获的反作用卫星的自转方向可能与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反外,行星所拥有的所有卫星和从捕获的顺动卫星的自转方向都与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但是,月亮不转:第一,它不平行于地球的自转轴转,因为无论满月还是短月,从新月到残月,它始终面向地球的同一个方向。第二,它不会像轮子一样绕着地球转,月亮看什么时候转都不转。因此,它绕地球运动的形式就像绑在地球赤道上的风筝或冲浪板,随着地球的自转而运动:地球自转一周,月球在绕地球的轨道上运动1/29.5次。
检查月亮是否在旋转的方法很简单:把上弦月相位和下弦月相位放在一起,或者从下弦月相位中找出上弦月相位缺失的部分做一个完整的圆,看是否和满月相位相同;或者派飞船到月球正面观察30天,或者让卫星盯着月球看30天,拍下月相照片进行对比,都是可以证明的。
七、怀疑的分量
《辞海》列举:月球直径3476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4;密度是水的3.3倍,质量是地球的1/81.3;重力是地球重力的1/6。在这四种数据中,直径和重力数据是测量值,密度是片面的,以片面的密度值为整体密度值,以月球为实心球计算质量。因为月球的密度是基于登月飞船从月球表面岩石样本中所取测量值的平均值,即每立方厘米3.2 ~ 3.4克。为了将美国国旗插入月球土壤,美国宇航员想尽办法轮流铲土,只能将旗杆插入几厘米,说明月球土壤的硬度;最后几个宇航员拿电钻打洞,都钻不到75厘米的深度,说明月球土壤越深密度和硬度越大。至于月岩,就更难了。在这种情况下,月球岩石只代表月球表面表皮的密度,而p波地震证明了月球不是一个实心球。因此,以月球表皮的岩石密度作为整个月球的密度来计算月球的质量是没有依据的。
地球的密度随深度增加。因此,地壳岩石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7 ~ 2.8克,而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地壳的两倍,即水的5.5倍。如果我们还按地球密度乘以表面密度的2倍来计算的话,月球的平均密度应该是水的6.6倍。据此,月球的质量不是地球的1/81.3,而是1/40,引力是另一个数据。
把月球表面的密度作为整个月球的密度来计算月球的重量,就好比把篮球皮的橡胶比重和篮球体积的乘积作为篮球的重量。但是,这个重量不是篮球的重量,而是一个橡胶实心球的重量,已经不是篮球了。
八、月球地图与地图的重合
月球正面对地球,简直就是世界地图的放大图:北半球以月球为主,南半球以环形山为主;大海的排列几乎和地球的陆地相似,陨石坑的分布几乎像地球海底的山脉。较大的海中,风暴海如非洲,多雨海、冷海如欧亚大陆,澄海、静海、丰海如美洲,云海如大洋洲,梦湖如格陵兰,湿海如马达加斯加。所谓海,就是月球表面非常平坦的平原,比一般的月球表面低几千米。所谓环形山,就是比月海高的环形山,山的内侧陡峭,多为35度;外侧较慢,多为5度。中间有一片平地,平地中央有许多尖锥或瘤样孤峰。正面有30多万个直径大于1km的陨石坑。月球表面月海和月山的凹凸形状与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凹凸形状正好相反。陨石坑类似于地表和海底的地形,许多山脉就像海沟的模具。
所以月球表面正面的形状简单来说就是表面积缩小了1/28的模具。反之,表面形状比月球表面正面大28倍。月亮为什么要把地球表面的样子刻在脸上?谁能做出这么大的事情?
九、奇妙的陨石坑
陨石坑是月球表面最重要的特征。直径一公里以上的陨石坑有33000多个,小到一厘米的陨石坑遍布月球表面,不计其数。陨石坑被认为是陨石撞击留下的疤痕。陨石并没有特别欺负月球。所有天体都被欺负过,还在被欺负。而地表的环形山特点是深度与环形山直径成正比,多为球形、椭球形、肾形。环壁内陡外缓,陨石撞击形成的角砾岩厚度远大于陨石坑深度。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与地表的环形山有很大的不同:1,深度与环形山的直径不成正比;直径240公里的克拉维陨石坑只有6公里深,中型陨石坑大约有2到4公里深。
2.没有角砾岩块,更不用说角砾岩层了。
3.所有较大的陨石坑中心都有圆锥形的山丘。
这些陨石坑的特征表明,月球表面岩性的垂直和水平构造力差异很大,垂直刚性但不易碎的岩性随深度增加而急剧增加;在6公里深度以下,就不再是岩石,而是超级钢铁岩石——整个月球表面完全不像一个自然天体。
十、奇异的辐射模式
有些陨石坑里有50种辐射模式。最大的辐射图案来自第谷陨石坑,其次是哥白尼陨石坑。它们像阳光一样从火山口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每一个辐射图的宽度都不一样,但每一个都是直的,穿越千山万水,宽度一样。与两边的岩石只有材质和颜色边界,没有节理边界,可谓天衣无缝,既不凸出于边岩,也不沉入边岩,即与边岩磨平。调平水平恐怕是地球上最先进的焊工也达不到的。它的出现决不是地质岩脉或矿脉。它们在阳光下发光,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这些辐射图案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这些线路最长有3000公里,相当于长城的3/5,恐怕不比长城直线距离短。天文地质学家猜测很可能是火山口发生的大规模火山喷发的痕迹,其实质是喷发时喷出的物质落到月球上变成粉末状的东西,并把猜想写进了《辞海》。就算这座火山很神奇,那火山的遗迹呢?没有风化的月球表面,火山遗迹不会腐烂。
月球的这十大异常现象,不能不让人怀疑月球是人造地球卫星。
滚在路上,不管什么时候看,月亮都不滚。所以,它绕地球的运动形式就像是绑在地球赤道上的风筝或者冲浪板!
所谓月海,并不是月亮上面的海洋。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在月球上发现液态水。它被称为“海”,因为早期的观测者发现月球的某些部分是黑暗的。在当时无法清晰观测到月球表面的情况下,观测者根据对地球的了解猜测该区域是一片海洋,因此其反射率低于其他地方。相对来说,其他比较亮的地方也叫月球上的陆地。此外,还有“月亮湖”之称的湖;被称为月亮湾的“月亮湾”;被称为“月亮沼泽”。
形式
很多人认为,月海是一个小天体撞击月球,打碎了月球外壳,导致月球地幔流出造成的。玄武岩岩浆覆盖了低地,形成了月海。但也有科学家根据对月球上各种岩石的成分、结构和形成年龄的研究,认为月球形成于约45.6亿年前。月球形成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海洋事件。经过岩浆的熔融过程和内部物质的调整,斜长石的月壳、月幔和月核形成于41亿年前。40 ~ 39亿年前,月球受到小天体的严重撞击,形成了广泛分布的月海盆地,称为雨海事件。3.9 ~ 3.1.5亿年前,月球上发生过多次猛烈的玄武岩喷发,大量玄武岩填满了厚度为0.5 ~ 2.5公里的月海,被称为月海泛滥事件。月亮和大海就这样形成了。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后者认为小天体撞击和玄武岩喷发发生在二十年内;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同时发生的。
地理特征和分布
月海的地势普遍较低,类似于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平均月地平低1-2km。一些最低的海域,如多雨海的东南部,甚至比周围地区低6000米。月球表面有雨海、平静海、凶险海、澄海、富庶海等23个月海(详见月海列表)。月球和海洋大部分位于月球附近(因为月球是同步卫星,月球的一面总是对着地球)。详见月亮)。月球的远表面只有三个海洋卫星,在边缘地区有四个。月海分布不均的原因被认为是地球引力。由于月球始终面向地球,经过亿万年的引力影响,科学家认为月球的质心比质心更靠近地球。所以月球地幔更容易从近地表流出,使得近地表的撞击坑更容易被玄武岩岩浆“灌溉”,从而导致分布不均。最大的月海叫做“风暴海洋”,位于月球东北部,面积50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9个法国的面积。多雨海域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月球中心的静海约26万平方公里。月海面积占月球总面积的16%。美国阿波罗飞船六次登陆月海,如阿波罗-11、阿波罗-17、阿波罗-12。穿着宇航服的宇航员在“大海”上行走,留下了一串约3厘米深的脚印。发现月球表面的尘埃是一种接近灰色的细粉,有点像粘稠的炭屑。
月亮和海洋资源
充满月海的玄武岩就像一个巨大的钛铁矿库。根据专家的模型计算,月海平原或盆地分布着约654.38+0.06万立方千米的玄武岩。根据现有的探测结果,特别是克莱曼婷月球探测器的多光谱探测数据,并以目前地球上钛铁矿开采的品位作为参考值,可以计算出这些玄武岩中钛铁矿的资源量已达到654.38+000万吨以上的开发水平。虽然这样得出的结果有很大的猜测性和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粤海玄武岩中确实富含钛铁矿。而且钛铁矿不仅是生产金属铁和钛的原料,也是生产水和火箭燃料——液氧的主要原料。这意味着月海玄武岩的探测尤为重要。遗憾的是,目前对粤海玄武岩厚度的检测程度很低,影响了粤海玄武岩总体积的计算精度,进而影响了钛铁矿开发利用前景评价的可靠性。
月球不是行星,而是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