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沙克尔顿航海记

既然订了去南极的行程,我就去图书馆找了些书先了解一下,至少熟悉一下地理、航海、生物相关的词汇,免得上了船就两眼一抹黑。因为这条旅行路线是以斯科特&;沙克尔顿,我借了一本《沙克尔顿航海记》,想知道斯科特和沙克尔顿到底是谁,以及他们的足迹将走向何方。结果这本书出乎意料的非常好看,让人爱不释手。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在20世纪的前20年里四次远征南极,并在最后一次航行中死去。那是一个人类刚刚能够探索南极的时代,汽车和飞机的技术也只是差到没用。探险家依靠体力和意志力穿越南极浮冰和大陆。当时的南极探险类似于攀登珠穆朗玛峰,是一项英雄活动。

斯科特和沙克尔顿的名字经常被放在一起,不了解他们的人会以为他们是搭档,但实际上他们是宿敌,这颇有意思。

沙克尔顿第一次去南极是在1902年。斯科特是船长,沙克尔顿是副手,还有一个叫威尔逊的人。他们三个一起出发去南极,最后到达南纬82度17分,感觉极限了。斯科特有了必死的意识,威尔逊听了斯科特的话,但在沙克尔顿的劝说下,他们三个终于回头了。在活着回到英格兰后,斯科特一直在抹黑沙克尔顿,说他拖球队后腿,装病怕死,拒绝前进。沙克尔顿屏住呼吸,发誓要报仇。

沙克尔顿在1907开始了他作为船长的第二次南极考察,斯科特让他写一封保证书,保证不从最后一个登陆的地方开始考察。我猜应该理解为虽然“谁开发了冒险路线”没有专利保护,但是他们这一行的规矩是“抄袭别人的路线不是英雄”然而沙克尔顿最后还是走了最后一条路线。当然最后一个折返点之后的路线还得自己摸索。最终,沙克尔顿和他的三个朋友走到了南纬88度23分,距离南极点超过了1度。但沙克尔顿的第一要务始终是活着回来,尤其是要保证自己的人都能活着回来,最后决定半途而废,折返。他回到英国,自然受到英雄般的热烈欢迎,但他知道自己的纪录很快就会被打破,他的价值只是为后人探路。

在这里,斯科特迅速开始了1910年的第二次南极考察。在嘲讽沙克尔顿食言,走自己发展的路线的同时,他又完全按照沙克尔顿延伸的路线走——英国人就是这样的。与此同时,挪威人阿蒙森也在向南极进发,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成了一场赛跑。最终,阿蒙森率先到达南极,并扬长而去。斯科特不如别人,决心去死。他终于得到了一把锤子。虽然他到达了南极,但他没能活着走回来。

沙克尔顿应该为他的宿敌死了而高兴吗?不完全是。斯科特的死成了沙克尔顿一生的心结:人们赞美英勇牺牲的英雄,很快忘记了沙克尔顿。

于是沙克尔顿在1914年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南极考察,试图创造一个新纪录:他将通过南极穿越南极大陆,而不是到达南极后再返回。这一次,他的运气极差,或者说本质上是因为他的无知和准备不足。简而言之,他的船被冻结在阿根廷以南的海域,无法移动。只能随着浮冰漫无目的的漂流,最后被浮冰碾压沉入海底。他和他的船员在浮冰上漂流了一年多,最后漂流到了一个叫象岛的小岛上(现在网上的阿根廷南极游名人打卡的地方)。沙克尔顿把22个人留在原地等待,他带着5个人在海上划了2周的小救生艇,前往捕鲸船聚集地南乔治亚进行救援。最后,沙克尔顿和他的人都得救了,没有人死亡。看看这个过程你就知道了,这绝对是人类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有了第三次南极考察的事迹,沙克尔顿绝对可以封神。他的手下对他死心塌地,愿意为他献出生命。遗憾的是,沙克尔顿在民众眼中从来就不是超级巨星。他只是一个失败者,一个麻烦制造者,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他在英国没什么成就,除了一点虚名和几个被他个性吸引的有钱朋友。没钱花的时候,他就去找有钱的朋友蹭,想探索的时候就找他们投资,但是这些探索几乎没有带来什么回报。沙克尔顿只能靠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和写书赚点钱,但他并不是拔尖的,所以一直处于缺钱花和感恩的状态。只有在海上航行,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于是,1921,沙克尔顿又出发了。

第四次探险没什么好挑战的。沙克尔顿只是想召集曾经冒着生命危险的朋友在船上相聚,追忆过去。也许他已经知道他的大限将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他还在说斯科特,他为此愤怒了一辈子:这辈子,每一个和我一起走过的人都活着回来了,我一个人都没有留下。我比斯科特更值得被称为英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