钋的历史

那些不了解西方农业历史的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直到公元16世纪,西方才出现了钻机。在西方使用钻机之前,种子是手工播种的。这是很大的浪费,往往当年收获的粮食有一半留到第二年播种。当用于播种的种子发芽长成植物,人们聚集在一起争夺水、阳光和营养,还有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就是杂草无法被消灭。

虽然这种播种机从未传到欧洲,但中东的苏美尔人在3500年前就有了原始的单管播种机,但效率很低。正是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发明的多管播种机(后来被印度采用)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地播种。这种条播机只需要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头骡子,以可控的速度直线拉播种子。

中国出土的小铁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85年,一位名叫赵国的政府官员在北京推广了马车比赛。在《真理论》中,保存下来的片段曾说:

“牛拉三把犁头,一人操纵,落下种子,同时持钻(锤)。这样一天就能种667亩。”

后来的农学家王镇详细描述了这一点。

“嗯...或者播种用的犁铧就是播种用的犁铧,类似于三角犁铧,只是小一点,中间有一个高垄,长10 cm,宽8 cm。将插销插入自行车脚背上的两个孔中,并将其紧紧地系在横杆上。这种犁铧深入地下8厘米,种子通过脚踝撒播,可以深植于土中,大大提高产量。用大车耕地,就像用小犁犁地。”

中国播种系统的效率至少是欧洲系统的10倍,换算成收获是欧洲的30倍。而这正是1700年后发生的事情。在整个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比西方先进得多,以至于在世界的两个半球之间只能看到这样的对比,即中国颇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发达国家”,而西方是“发展中国家”。

西方的第一台播种机是受中国的启发。但由于旋转木马多在北方使用,远离欧洲人经常出入的中国南方港口,实际实验样品并未运到欧洲。欧洲人看到的只是对它的粗略描述。口头传说和书本上不准确的描述和图片,无法让得到消息的欧洲人完全了解它的结构,只好重新制作了播种机。因此,欧洲的种子条播机的原理与中国的非常不同。这种情况属于“刺激沟通”,即一些想法的沟通不一定伴随着结构细节的沟通。这样,欧洲人终于有了他们的钻头,但就工作成本而言,这只会令人失望。

公元1566年,威尼斯元老院授予欧洲最早的钻头专利权,其发明者是卡米罗·托雷洛。最早留下详细解释的钻头是公元1602年博洛尼亚的塔捷·卡·瓦里纳的钻头,但非常原始。欧洲第一台真正的钻机是在杰斯洛·图尔开发的。公元1700年后不久,这种机器就产生了,其描述发表于公元1731年。但是这种钻机和欧洲其他类型的钻机既昂贵又不可靠。直到19世纪中叶,欧洲才有了足够坚固、质量好的钻机。

詹姆斯·夏普发明的更好的播种机在18世纪出现在欧洲,但它只单排播种,而且太小。所以它的功能虽然好,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工程知识,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的播种机基本上是无效的,不经济的。因此,欧洲在播种机的问题上浪费了两个世纪,因为它未能利用汽车的固有原理。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机械方面的发明很多,在动力的利用和机械结构的设计上都各有特色。很久以前,中国的劳动人民就知道如何用牛马拉车。到2500多年前,家畜的力量已经用于农业生产。当时,人们不仅用牲畜来搬运和运输,还用来帮助犁地和播种。

播种机械产生于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锤子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因为播种宽度不同,排数不同,汉武帝时期,赵国创造发明了一种可以同时播种三排的三脚锤。一个人在前面拉拖拉机,一个人在后面扶着拖拉机播种,一天就可以播种一公顷土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下令在全国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还改进了其他耕作工具,提倡以田代地的方法,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北方很多农村还在使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手扶拖拉机的普及,剥壳机的使用越来越少。难得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