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下午节的特殊食物。今年的端午节你是怎么过的?日记,50字。
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专家表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韩国申遗成功,不会对我们端午文化产生任何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享有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25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从去年开始上演,引起广泛关注。人们期待的,当然是中国的端午节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传说和非物质遗产作品”,目的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现在韩国赢了,有一种失望感。两国都希望自己能赢。如果从端午节的起源来看,中国的端午节应该是最被认可的。因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端午节,俗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有满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畲族、锡伯族、朝鲜等约28个少数民族庆祝。中国的端午节很早以前就传入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这些国家至今仍在庆祝端午节。事实上,韩国赢得的江陵龙舟节最初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舟节,其古老的文化寓意是用龙的威慑力赶走一切灾难和恶灵。从季节上看,“端午”是“阳极之日”,所以《地方风俗》说:“终,始,也对。五日午时,是中元节,佯作诸事恶。”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当时普遍认为亚洲国家绝对不可能申遗成功(当然这是后话)。因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需要具备三个特征:唯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其他国家的端午节不符合前两个条件。如今,韩国江陵端午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韩国申遗成功,还是要靠自身的保护和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无法比较。
韩国申遗成功“不是坏事”,因为正如专家所说,“江陵端午其实和我们的端午节不一样。”韩国端午节由舞蹈、萨满祭祀和民间艺术展览组成,不同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唯一相似的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端午节期间举行的。”这不一定是真的。复旦大学文学艺术系民俗学研究员胡志祥副教授有不同看法:“端午节和端午节没有本质区别。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响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变化。在此期间,核心部分往往被保留下来。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一项祭祀活动,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是从中国流传下来的。虽然‘节’和‘节’在韩语中的含义不同,但在申遗时,端午节和端午祭都要用英语表达。”
无论如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老祖宗留下的遗产被打败了。为什么要嘲笑“这不是坏事”?说起来真的有罪恶感,去年韩国开始把江陵端午祭申请为世界遗产。不久前,当一家韩国公司注册了中文域名“端午节。cn”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个味道”。现在韩国申遗成功,也许大多数人都“不是个滋味”。如果说好处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给传统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元素,获得了国际认可,那么对于中国遗产的保护是有借鉴意义的。那么,我们的端午节(不是某个国家的端午节)要获得国际认可还有很长很重的路要走。我们不禁会想,我们的失败其实是“超出理智和预料”的。反思中国的情况,会发现我们的节假日制度文化特色不足,国外的节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大多追求外来的节日文化却对自己的民族缺乏了解,更谈不上热爱和保护。韩国申遗成功的板子正好打在我们脸上,就像韩国影视剧把我们的专利卖给中国一样——这板子打得好,但不是滋味。
笔者认为,端午节不是因为外来的节日文化而被忽视,也不是因为感情的深厚,更不是因为文化开放的借口,无论对端午节的感情是深是浅,无论全球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财富,我们都要坚决捍卫我们的传统节日!在申请之前,我们不必为韩国的申请“义愤填膺”,因为结果还没出来,还是有希望的,也因为韩国对江陵端午祭的保护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的态度是多么可贵。所以韩国申遗也是一种激励,鼓励人们捍卫祖先的“遗产”,实现自己的珍贵。而韩国申遗成功后呢?我们只能说,韩国的成功仍然是一种鼓舞。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其他传统文化,寄希望于关心和保护各种传统文化,包括端午节。如果韩国申遗成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增强中国人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那么将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