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消胀气竟吃摄护腺药 北荣医师推药物APP解决3大问题
台湾进入高龄社会,高龄长者每天平均大概要吃7.3颗药,但每颗药丸都长得差不多,吃错药情况屡见不显,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对危害生命。台北荣总家医科医师陈育群发明了手机药物影像辨识系统「AIGIA爱家小药师」,居家医师只要透过手机照相,就能辨识这颗药丸到底是什么药。
台湾65岁以上失能需要长期照护高龄长者约有50万人,这些长者大多患有多重慢性疾病,常常需要把多种药物拆开放入药盒方便服用,但药丸尺寸既小颜色又都类似,并且药名容易混淆,高达一半以上长者有用药错误问题而不自知。
陈育群多年来投入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病患因为吃错药而反复就医的问题,是他多年居家访视的痛。「最近我才发现一名卧床老伯,过去总是觉得腹胀难消,家属反复到门诊拿药吃都没效,竟然是因为吃错药了,」陈育群表示,因为消胀气药跟摄护腺药都是圆形白色药丸,外观几乎长得一模一样,导致老伯长期把摄护腺药错当作消胀气药三餐服用,而原本需要三餐服用消胀气药物一天只吃一颗,难怪无论怎么调药效果都不好。
陈育群表示,台湾健保给付药物将近18025多种,药丸不仅尺寸小颜色类似学名药相似容易混淆,有时候就连医师、药师自己也无法从外观分辨药物种类,加上病患家属多处就医,有医院开的、有诊所开的,可能还有自己存放的,都造成严重用药问题,让治疗大打折扣。
台湾病患用药三大问题陈育群分析,目前台湾病患用药有三大问题:病患喜欢把药物全部拆开放在同一个盒子里,连包装都没了,该怎么吃都不知道;台湾健保药物超过16000多种,病患家中存放大量药物,医院诊所开的、药局自行购买甚至是隔壁邻居给的药物,根本不知道手上拿的到底是什么药;即使知道是什么药,但外籍照顾者却看不懂中文,无法沟通正确使用方式。
为了解决台湾民众用药问题,陈育群自行开发手机AIGIA爱家小药师APP,配合药物拍摄装置MedBox,只要直接用手机照相镜头拍照,手机就可以透过云端运算针对药物外观进行智慧比对,迅速判断到底是哪一种药,显示药物成分、适应症、用法、特征、特殊警语等讯息。
目前AIGIA爱家小药师云端资料库已经内建18025种健保药物资讯、8000多张药物影像,可正确辨认400种居家医疗常用药物,且也于去年获得台湾专利。目前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测试结果,AIGIA爱家小药师让居家医师与护理师们仅仅借由外观即可准确辨认90%居家用药,正确用药率高达95%。
迅速辨别药物 让外籍照护者掌握正确用药方式陈育群表示,AIGIA爱家小药师APP主要是给居家医师使用,预计今年年底IOS跟Android版本会同时上架,为了方便台湾越来越多外籍居家照护者,系统也内建多语环境,能显示英语、印尼语、越南语及马来语,让照护者更好了解药品的正确使用方式。
「吃错药不仅增加副作用,药物交互作用更可能导致不必要急诊住院等更多问题,透过手机智慧居家医疗,AIGIA爱家小药师希望让每一个走进病患家中的居家医师能够更快、更准、更好地药物辨识,确保病患正确用药安全,」陈育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