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保鲜技术

歉收曾一度困扰中国农业生产,但近年来,一些地方频频出现丰收和烂果蔬市场。这与部分果蔬产品易腐,不易储存运输,但在某个区域上市有关。葡甘聚糖是一种白色晶体,由魔芋、海藻等食用植物制成。其水溶液具有防虫、防腐、护膜等多种功效,能有效延长果蔬常温下的货架期。利用成熟的简易保鲜技术,将一些时令果蔬简单常温储存,赚取淡旺季的高额差价,也是一种短期致富的新途径。下面介绍几种果蔬品种的秋冬保鲜技术:

1.长豆角的短期贮藏。将葡甘聚糖溶于水中制成1%水溶液,使用前加入9倍沸水制成0.1%水溶液备用。将新采摘的嫩豆扎成0.5-1 kg的一把一把,然后放入新配制的保鲜剂水溶液中浸泡2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挂在阴凉的地下室或地窖中保存。豆类是最不耐储存的蔬菜之一。常温下采摘12小时后会缩水,表皮会变松变老,卖不出去。但用这种方法,在25℃以下贮存7天仍保持绿色,贮存65,438+05天后颜色略有变化。

2.秋黄瓜的地窖贮藏保鲜。在地下室或水泥窖中,铺设一个60 cm高的砖池(可根据窖的大小任意调整长度和宽度)。内衬塑料薄膜,注入30-40 cm清水,竹片排放在10-15 cm距离的池塘上。深秋采摘的新鲜黄瓜(带瓜梗)用0.1%多糖水溶液预浸泡,分三层放在池中竹片上,最后密封在地窖或地下室。据实验,这种方法可使黄瓜在12-15℃的地窖中贮藏30天,其光泽、硬度和口感无明显变化。存放40天后,光泽逐渐失去,但依然浓郁酥脆。

3.鲜嫩玉米的室温保鲜。目前成熟可行的保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冷库低温速冻,另一种是预煮后真空包装。前者投资大,后者技术复杂。用干枣多糖溶液作保鲜剂,克服了以动物血清蛋白为主要原料的鲜玉米常温贮藏成本高、保存率低的缺点,可使秋季收获的鲜玉米果穗在春节贮藏待售,具有与刚采摘的一样的气味和味道。在没有阳光直射的房间里,地面铺砖形成通风管道,高度为30-40厘米。将带一层内皮的玉米嫩穗在0.5%葡甘聚糖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沥干水分,然后堆放在通风管道上。

4.双孢蘑菇护色临时贮藏。鲜菇采摘后,用0.03%焦亚硫酸钠溶液(100升清水,加30克焦亚硫酸钠)护色并漂洗2-3分钟,同时除去沉淀物和杂质,然后移入0.06%焦亚硫酸钠护色溶液中浸泡2-3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漂洗30分钟,使二氧化硫残留量不超过20 mg/。最后,将护色后的双孢菇浸泡在0.1%的干枣多糖溶液中1分钟,然后取出晾干,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在65438±02℃左右可完整保鲜储存65438±0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