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败诉,迎来141亿元的天价罚单。英特尔做错了什么?

全球最大的CPU制造商英特尔公司最近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收到一张巨额侵权罚单,价值近23亿美元,大致折合人民币1,41亿元。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专利,侵权赔偿金额相当于英特尔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利润的一半,及其全年利润的1/10。被侵权专利的对象其实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美国VLSI公司,成立仅四年。

2021年3月2日,史上最大专利侵权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城市韦科落幕。陪审团一致认定英特尔侵犯了VLSI的两项专利,1专利被罚款15万美元,另一项专利被罚款6.75亿美元。这两项技术关系到操作系统的核心改进、电子设备的时钟速度、最小内存操纵的电压技术和电压内存的缩放。换句话说,这两项专利直接关系到处理器的速度和精度,因此非常有价值。VLSI的代理律师表示,英特尔对VLSI的专利视而不见,故意侵权,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接到这个判决后,英特尔公司高层非常不满,坚决上诉,因为起诉他们的所谓VLSI公司其实是一个僵尸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品出来,他们用的大部分产品都是荷兰芯片厂商恩智浦半导体的产品。天价赔偿自然会由这家荷兰公司分担。英特尔现在陷入如此大的麻烦与他们公司R&D能力的下降密切相关。

2020年四个季度,英特尔利润逐渐减少,衰退明显。它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和三星,有超过它的趋势。2020年7月,英特尔公司宣布他们在7纳米制程芯片的生产上遇到了障碍,称要到2022年才能完成生产,这直接导致其股价暴跌16%。英特尔的库存也面临短缺问题,其最大的竞争对手AMD趁机抢占了英特尔原有的市场。最新崛起的arm技术有取代Intel技术的趋势。现在普通人用的智能手机大部分都是arm技术的芯片,英特尔的芯片技术已经落后了。即使是英特尔的老客户苹果,考虑到下一代MAC电脑芯片将不再使用英特尔芯片,也对其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