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领域的新能源
(1)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2.风能
(1)1.5MW以上风力发电技术
适合我国气候和复杂地形条件的1.5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装配技术和关键部件设计制造技术。
(2)风电场配套技术
风资源评估与分析、风电场设计与优化、风电场监测与控制、风电接入系统设计与电网稳定性分析、短期发电量预测与调度匹配、风电场平滑过渡与控制等技术。
3.生物质能
(1)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发电原料预处理技术
包括直燃(混燃)发电系统耦合技术、蒸汽余热回收技术、热效率≥85%、燃烧时不结渣、无新污染、原料适应性广的生物质直燃发电装置;能保证生物质在燃烧设备中充分燃烧的原料处理和输送技术,能有效分离生物质中Cl等腐蚀性物质的预处理技术等。
(2)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术。
(3)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
热效率≥85%,不结渣,废气符合排放标准的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及装置。
(4)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
(5)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
(6)大中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4、地热能利用1、核能技术
2、氢能技术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
2.燃料电池、热电转换技术1、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
钢铁企业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有从高炉煤气中回收余压能的透平发电技术(TRT)和低热值煤气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技术(CCPP)。
2.蓄热燃烧技术
工业炉、电站、民用锅炉等高效蓄热燃烧技术。
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水泥、冶金、石化等行业低温余热蒸汽发电关键技术。
4.废气发电技术
沼气、煤层气、高炉煤气、焦炉尾气等工业废气发电关键技术。
*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及产品除外。
5、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
冷凝水和低参数蒸汽回收新技术。
6、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电能质量优化新技术(包括先进的动态谐波控制和先进的无功补偿),电网优化运行分析、设计和管理的软硬件新技术(包括企业电网优化配置和电气设备合理配电等。).
7、高泵热泵技术
地源、水源、空气源、太阳能复合等高温热泵技术;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技术。
8.蓄冷蓄热技术
剩余能量储存新技术(包括相关的转换、转移和利用)。
9、能源系统管理、优化和控制技术
工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系统优化设计、能源审计、优化控制、优化运行管理等软件技术,特别是能源系统节能综合优化技术。
10,节能监控技术
11,节能量检测和节能效果确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