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移民法解读

对于上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人来说,一提到“移民”这个词,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或者阿根廷的某个地方。很少有意大利人会想到外国人会移民意大利。所以在36年,当有人开始讨论新移民法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大多数意大利国民的关注。

甚至可以说,全国只有一个人热衷于法案,那就是伟大领袖墨索里尼。但是,由于领导人坚持这些行动,这对所有人都没有坏处,最后法案很快通过了。

1936 4月1在伟大领袖墨索里尼的大力推动下,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三世宣布新移民法终于生效。在这个法案中,首次提出了“投资移民”的概念。根据投资移民的规定,这意味着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资产和一定程度的工商经营或管理经验,就可以通过投资获得意大利的永久居留权。

新移民法中规定,移民申请人必须满足与金钱相关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必须拥有至少40万里的净资产(约50000帝国马克,1936年德国产业工人平均工资为每周1.5帝国马克);其次,向意大利政府监管的“复兴基金”投资至少1o万利,投资期限7年;到期后,意大利政府将以0.5%的年利率连本带利返还移民(如此低的利率使得这笔款项相当于被意大利政府白白用了7年)。

而且意大利政府规定,为了规范移民的行为,如果移民在意大利的前7年内有任何违法行为(包括“闯红灯”等轻微违法行为),其在“复兴基金”中的资金将被没收并驱逐出境。

可以说这部法律对移民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当时,大多数意大利人认为该法案的实施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由于移民门槛高,不会有大量移民涌入意大利。意大利民众普遍认为,这一新移民法的颁布实施意义不大。其实从3月1936到3月1937,这一整年申请移民意大利的总人数勉强超过1000人。

但是从1938开始,来自德国的移民明显增多。当年10月“水晶之夜”事件(纳粹党成员和党卫军在德国各地袭击*人)诞生后,达到顶峰,仅当月就有数万*人申请移民意大利。

作为传统的天主教据点,宗教冲突让意大利人普遍对*人印象不好。为了应对*人的涌入,不少政客也提出修改移民法,限制*人入境。面对国内风起云涌的“反犹主义”,仁慈的领袖墨索里尼先生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众生平等,没有必要为了限制某一类人入境而修改现有的移民法。

虽然伟大的领袖竭力阻止限制移民法案的通过,却无法阻止基层执法人员刁难移民。

聪明的意大利警察开始学会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击移民的“非法”行为。战后,老一代移民无法容忍年轻人的性开放。他们总是以意大利警方的“严打”为例。他们说,一个年轻人在家里组织了一场面对面的舞蹈,并以“聚众斗殴”的罪名被驱逐出境。

当然,毕竟这些通过“投资移民”渠道来到意大利的人都是有钱人,他们“不缺钱”。他们大多通过金钱与意大利警方保持良好关系,并得以留在意大利。后来据好事者统计,这一时期意大利警方勒索民众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甚至出现了“千万侦探”的贪婪。

但在巨大的社会和宗教压力以及友好国家的支持下,意大利终于在1939年4月修改了移民法,规定新移民必须在意大利非洲殖民地居住5年以上,才能在意大利定居。这样的变化明显减少了移民到意大利的人数,包括*人。

虽然移民法修改后移民意大利的人数锐减,但移民在“复兴”基金中留下了不少钱。截止到4月底1939,* * * 3000万移民在“复兴”基金的总投资已达2oo多万里。这些资金大部分以2%左右的年利率贷给菲亚特、布雷达、oTo等意大利工业巨头,通过购买专利和更换设备来提高意大利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