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磁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传感器部分由线圈、电极和绝缘衬里组成。测量时,传感器中的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当导电流体通过磁场时,由于切割磁力线的力量,产生微小的感应电动势。这些微小的感应电动势被电极收集并输送到仪表的转换部分,信号经过放大和校正,再通过公式转换成相应的流量数据,最终显示到仪表上或输出到上位机系统。

示意图

当导电流体流过垂直于流动方向的磁场时,导电流体感应出与平均流速成比例的感应电压E。感应电压由与流体直接接触的两个电极检测,经转换器放大、滤波、整形后送入单片机,完成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的显示和输出控制。E=KBVD其中:E -感应电压?K -仪器常数B -磁感应强度V -测量管表面平均流速D -流量计直径。

产品结构图

好的电磁流量计测量精度高,产品性能稳定。目前电磁流量计的精度一般在0.3、0.5,有些小口径的产品可以做到0.2。由于其测量原理的特殊性,需要测量具有一定电导率(一般大于5us/cm)的介质,同时对测量初始流量(一般大于0.5m/s)也有一定的要求。

TSD电磁流量计在流体流动方面有很多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1)测量管内没有过流部件的阻碍和压力损失,对直管段要求比较低;

(2)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强,抗振动干扰能力强;

(3)测量不受流体密度、粘度、温度、压力和电导率变化的影响;

(4)具有多种电极和内衬选择,具有较强的耐介质腐蚀性。

(5)量程比大,在0.5-5m/s的流量下一般为10:1,在某些口径和流量下可为100:1甚至150:1。

当然,电磁流量计也有其独特的局限性:

(1)测量介质必须具有一定的电导率(一般大于5us/cm),对测量初始流量(一般大于0.5m/s)也有一定的要求。

(2)测量介质的温度受内衬材料的限制,对高温介质的测量效果不好。

(3)气体、蒸汽等介质无法测量。

(4)测量电极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结垢,清洗后才能测量。

(5)对于高粘性介质和固液两相介质,需要高频激励,低频弱磁精度差。

(6)由于传感器结构原理的限制,大口径产品成本过高,导致产品口径增大,价格直线上升。

(7)仪表感应线圈由于其原理限制,需要通电产生磁场,功耗比较高,不适合电池供电。

虽然存在上述缺点,但电磁流量计仍广泛应用于大多数液体介质的测量,其优异的测量精度和低廉的维护成本深受客户喜爱。

综上所述,电磁流量计各有利弊。用户应根据行业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流量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