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容专利
民国大师学术造诣深厚,让人止步于山顶,但生活中的爱好却让人忍俊不禁。大师也是人,有自己的真性情。相反,正是这些爱好让他们受人尊敬,更加可爱。潘光旦:无处不在的好奇心潘光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和民族学家。他被誉为清华百年四大哲学家之一,著有《优生学》、《人文生物随笔》、《中国家庭问题》等著作。冯友兰在《三松堂概论》中说潘光旦最大的爱好是好奇心,讲了一个故事:潘光旦从来没吃过老鼠肉,有一天突发奇想,让家人翻遍衣柜,掘地三尺,抓几只老鼠煮了吃,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重庆,哥哥潘光旦是银行家。当他听说他的兄弟吃了老鼠肉时,他非常难过。他赶紧汇了点钱,让他去买猪肉。并给信中叮嘱,今后生活紧张,可以打电话,绝对不能再这样了,让全华骂自己没有照顾好哥哥。章太炎:闻起来很香。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爱吃臭东西,臭了才好吃。有一次,画家钱华佛拿来一包紫黑色的臭咸蛋,张大乐连说:“有什么要写的,就直说。”每隔两天,钱华佛又送来一坛子臭苋菜梗,张更是喜出望外,说:“有纸就写。”钱让他写“五户* * *和”四个字,他居然写了四十多个。后来钱又陆续带来了烂花生、臭冬瓜等东西,让张多写了100多个。不管内容是什么,张其实什么都做了。章太炎最独特的爱好是给人治病。他不仅给亲戚或朋友开药方,也给革命家邹容、孙中山先生开药方,但由于缺乏临床经验,虽然听起来很有逻辑,但根本治不好病,反而总是沾沾自喜。如果有朋友去他家,偶尔说起牙疼或者胃病,他会马上找人咨询,开好药方,强迫对方按药方吃药。而且他开始吃药的时候总是一两块钱或者八块钱,这让没人敢吃他的药。黄侃:好好喝。黄侃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的语言学家。后人称他、章太炎、刘为“国学大师”,称他、章太炎为“乾嘉以来的小学大师”、“传统文献学的继承者”。黄侃的为人处事,自有许多道理。但他最可爱的地方是他对食物和酒的偏好。有一次,黄侃在一家饭店请人吃饭。客人就座后,他突然听到隔壁有人大声说话。黄侃探头一看,发现是自己的学生,心底很是不快。黄侃为人师表的尊严是出了名的。眼尖的弟子也找到了他的老师,知道他的吵闹浪惹恼了老师,赶紧跑过来打招呼。黄侃当然是板着脸,训斥他,而且这个话题似乎有说不完的意思。看到这种情况,弟子赶紧叫来服务员,当着我老公的面说:“我不是说我老公要在这里请客吗?“何不花上十年雕花醇酒?今天的招待算在我的账上。”黄侃一听,训斥立刻戛然而止。金:金,民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爱养鸡。他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他以论道、论理、论学著称,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金喜欢养鸡。他在云南的时候,养了一只大斗鸡。这只斗鸡可以昂起脖子,和金同桌吃饭。他泰然处之,令人惊叹。金还到处收集大梨和石榴,带去和别的孩子斗鸡比赛。如果比赛输了,他给孩子们,他去买。他家的角落里有许多蟋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昂贵的蟋蟀是他最喜欢的鸡的食物。林语堂:“饭后一根烟,胜过活神仙。”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林语堂爱烟,说抽完烟的好处,在今天的文学史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他对香烟的推崇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编辑《论语》的时候,尤其是他所崇拜的清代大学者、《四库全书》主编纪晓岚念念不忘的巨大烟斗。在纪晓岚的《管子》中,林语堂包一两支烟,吃一两个小时的饭,对他来说可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是他的专利。在《论语》中,他和同事们约定不劝人戒烟。事实上,他不仅没有劝人戒烟,还鼓励别人吸烟。在戒烟方面,他总是反其道而行之。梁启超:麻将高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和新法家的代表人物。梁启超提倡趣味人生观,有句名言:“只有读书才能忘了打麻将,只有打麻将才能忘了读书。”麻将对梁启超的诱惑,可想而知。1919年,梁启超从欧洲回来,有一天知识界的几个朋友曾经请他去讲过一次课。他说:“你约定的时间我正好有四个人上班。”一个不速之客不明白,听了他的解释后,原来是关于麻局的。梅贻琦:梅贻琦·梅贻琦,资深“麻友”,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他的任期奠定了清华的基础,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与叶、潘光旦、陈寅恪并称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学家。梅贻琦也喜欢这个游戏。据清华出版社出版的《梅贻琦文集》记载,他在1956 -1957打了85次麻将,大约每周一次。这85次,梅校长赢了25次,输了46次,抽了14次,* * *输了1650元。当年一碗阳春面才1元钱。胡适:民国时期的“太阴老人”胡适有一个有趣的爱好。除了打麻将,胡适还喜欢太阴老人。他安排了许多幸福的名人婚姻。他有赵元任夫妇、徐志摩夫妇、沈从文夫妇、钱家驹夫妇签名的《鸳鸯书》..民国大师除了才华出众,还和普通人一样有各种爱好,真的很吸引人。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