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赏月、吃月饼、品柚子的习俗。

福建、广东先民移民台湾,距今已有数百年。最近虽然中秋节还没到对的日子,但晚上时不时能碰到一群男女老少围着炉子烤肉片、玉米、蘑菇等食材。据了解,各地超市逢年过节都推出烧烤专柜,生意十分红火。

吃柚子也是闽台中秋节的特色习俗。中秋节恰逢柚子的生产季节,吃完烧烤再去品尝一下油腻的柚子似乎是个不错的搭配。而柚子也有“柚子”的谐音,寓意吉祥。在庆祝节日的同时,还中了一次“彩票”。

在台湾省,买月饼也可以做慈善。岛内一些慈善组织与企业合作,吸引残疾人制作月饼,增加收入。在超市里,人们可以参加慈善组织举办的为残疾学生捐赠月饼礼盒的活动,在传统节日里传递一种能温暖更多人心灵的大爱。

扩展数据: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古代崇拜天象的遗迹——敬月习俗。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一个古老的“中秋节”,而中秋节则来源于传统的“中秋节”。

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是一样的,这两个交替的天体成为祖先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祝活动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国人祭祀月亮习俗的遗留和衍生。向月亮献祭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习俗。其实是中国古代一些地方的古人对“月神”的一种祭祀活动。

据考证,“中秋节”最初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这一天。但由于历法的变化,使用了农历(夏历),夏历八月秋分的日子每年都不一样,不一定有满月。后来“月亮节”从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转移到夏历(农历)的八月十五。

人民网-台湾省中秋节“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