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电池日”即将到来。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大招?
事件:特斯拉2020年股东大会将于太平洋时间9月22日召开。这是特斯拉首次专门针对电池技术召开发布会。
l特斯拉在弗里蒙特的自建电池工厂Roadrunner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未来计划在美国、德国、中国自建电池工厂;
Roadrunner项目零件信息:
1)至少400名员工轮班工作,每班最多可容纳100名工人生产24/7生产线;
2)以三元电池为主;原料包括铝钴锂镍氧化物(NCA)、氧化钛、锂镍锰钴氧化物、NCA或NCMO的前驱体、硫酸钴、氢氧化锂、硫酸锰、硫酸镍等。
l电池技术储备增加,专注电池研发。
截至2020年初,特斯拉已经申请了3400多项专利,主要涉及电气系统、动力系统、电池结构、温控系统、电极关键材料等领域。其中锂电池专利约400项。
含义:干电极技术不同于湿电极技术。干电极技术摒弃了湿电极技术中的有机溶剂(NMP),直接将少量(5%-8%)的PTFE细粉粘合剂与正/负极粉粘合,通过挤出机形成薄的电极材料条,然后将电极材料条层压到金属箔集流体上形成成品电极。
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大大简化传统湿电极的制作工艺,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干电极技术是优化高镍阳极和硅碳阴极的关键技术;可以为固态电极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Tesla R&D团队JeffDahn教授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对无钴高镍锂电池做了详细的性能测试,提出可以通过制备工艺和其他替代金属的使用来削弱钴对锂电池稳定性和性能的改善作用,从而提出了锂电池摆脱钴的愿景。
特斯拉可能会采用硅纳米线材料(一种硅碳负极)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或者与美国Amprius(最初由斯坦福大学的崔屹教授创立)合作,采用其制造的碳纳米线材料。目前,Amprius已经为欧美和中国的客户提供了能量密度为750Wh/L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并已向美国能源部提供了380Wh/Kg的动力电池。
9月17日,据electrek报道,特斯拉可能推出的电池尺寸可能是现有21700的两倍;这种电池被称为“BiscuitTin”大型圆柱形电池。2020年5月,特斯拉一项专利披露,取消了传统圆柱形电芯的极耳结构:1),以降低内阻,降低发热量,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充放电峰值功率。2)简化制造,降低成本;
与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有限CTP和比亚迪刀片电池一样,这种电池设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采用大电池模式,创新结构,降低成本,提高集成效率,提高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
根据特斯拉的专利,杰夫·达恩的团队基于NCM三元锂电池。电池的最大循环次数可能接近5000次,对应车辆的行驶里程可能达到654.38+0万英里(约654.38+0.6万公里)。
2.特斯拉自建电池工厂对动力电池全球竞争格局有什么影响?
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以上;特斯拉非常重视并希望掌握动力电池技术,通过自建部分产能保证供应链安全,降低成本留住利润,可以说是其必然选择;
至于对动力电池行业的影响,我们认为独立第三方电池供应商仍将占据动力电池的主导地位。
1)动力电池技术壁垒厚。涉及理化产品,R&D、产量、工艺积累、实践经验与整车R&D、制造有很大区别。目前,领先的第三方动力电池公司,如CATL、松下、LG化学、三星等。,在电池领域(从消费电池到动力电池)积累了深厚的经验,拥有超过65,438+00年的研发、生产和制造经验;
2)未来动力电池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性能+成本。其自建电池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以保持技术领先,同时需要在成本上低于外部电池厂商。CATL等全球锂电池领导者在技术、产品质量、供应链管理、研发等方面具有非常强的综合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其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具有全球竞争力,有望在与汽车企业自建电池的竞争中胜出。
3)从制造成本控制来看,中日韩尤其是中国的电池厂在成本控制上更强。不排除未来特斯拉自建电池厂的电池成本会高于中国厂商,部分产能仍会外包。
4)新能源汽车市场足够大,可以支撑未来第三方独立电池厂商的发展。
三、特斯拉锂电池投资主线及概念股
2020年初以来,板块整体PE攀升,9月初PE约265倍,处于历史高位。但从PB来看,9月初约为4.6倍,处于历史中值区间。
投资主线
1)采用电解液添加剂,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容量;
添加剂的用量和成本会增加,有利于电解液添加剂技术的企业。相关概念股有天赐材料(6F,新锂盐)、新宙邦(添加剂)、实达盛华(溶剂);
2)采用碳纳米线技术,提高电池容量;
目前国内硅碳阳极材料技术储备公司有贝特瑞(松下核心供应商,硅阳极已批量出货)、普泰来(硅阳极预计年底批量出货);
3)其他材料环节的供应商:
恩杰(特斯拉麦克斯韦供应商)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有望成为特斯拉自建电池工厂的核心供应商;贝特瑞(松下NCA阴极供应商,间接供应特斯拉);党生技术(高镍阳极在海外占比高;特斯拉储能电池配套正极材料);Kodali(壳牌供应商);
4)上游资源端:
钴资源的影响:低钴或无钴材料是特斯拉技术的目标。从特斯拉与嘉能可签署的每年采购6000吨钴金属来看,短期内仍将以含钴三元电池为主。
5)锂电池设备:
在特斯拉扩张初期,锂电池设备制造商有望率先受益,相关股票包括先锋智能(供应商)、赢泰科技、航科科技等。
参考资料:
20200921-中泰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周观察:特斯拉电池日展望及投资主线。
20200910-华安证券-2020年新能源电池行业业绩总结:行业拐点明确,全球供应助推业绩领先。
本报告由九方智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顾问葛晓林(注册号:A0740619070003)撰写,本报告涉及的股票仅为案例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所以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