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1.科学成果的出版

传统上人们认为发表科研成果最快的方式是连载发表,但目前这种观点应该改变。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大量的预印本服务器,世界各地的许多科研机构、学术组织、专家学者首先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不仅是为了让世界同行欣赏,也是为了表明自己是成果的拥有者,从而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与公众见面的时间。

2.远距离医学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某大学女学生铊中毒,中国医生通过网络求助结合医学信息确诊。现在,医生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观察病人,观看医学图片来诊断他们的疾病,并使用互联网来指导千里之外的手术。

3.日常生活

随着大量商家加入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广告信息和旅游信息,完成购物、订票、订房。

4.商务活动

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学术资源的网络,但目前商业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电子商业媒体,从IBM、AT & amp;t等大公司到新成立的小公司都进入了互联网。1992期间,英特尔、惠普、IBM、苹果等一批电子产品制造商建立了一个名为Commercenet的大型互联网市场,将电子产品营销和服务融为一体,为他们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奠定了基础,即直接与供应商、用户和数千万潜在用户打交道。他们向用户发送公司信息和产品描述,用户可以访问公司的一些数据库,甚至试用公司出售的电脑。

动词 (verb的缩写)互联网中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拥有如此庞大的资源池,提供如此细致的服务,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也有很多负面影响或问题。

1.安全问题

当时ARPAnet的设计者只是想建立一个可以抵御核攻击的网络(即在部分受损后仍能正常工作的网络),并没有考虑到应该是全人类共享的。所以互联网一直缺乏安全保护措施,把安全问题留给用户自己解决。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所谓的防火墙研究,在内部信息和外部资源之间形成保护层。

2.信息污染问题

人们理想中的互联网应该是人人平等,互相帮助,享受信息* * *。但目前的情况是,网络上意识形态多元化,商业竞争激烈,信息传递混乱,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虚假信息(也称“黑”信息)、“黄”信息。

所谓“黑”信息,就是人们故意发布的虚假信息,比如给用户发“欺骗性邮件”说自己中了大奖,或者被大公司聘为高级经理。目前,虚假信息已经达到伪造飞机性能参数,造成飞机事故的严重程度。

所谓“黄色”信息,也就是色情信息。有些人打着文化自由的幌子在网上发布色情信息,甚至有色情表演,也被称为“电脑妓女”;另一方面,向用户发送性骚扰邮件,极大地干扰了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的正常交流和工作。

3.保护知识产权和文化遗产

随着互联网的开放,教育界等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专利或文档,但其他营利性组织或个人也可以从中获利。随之而来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此外,不可能保存所有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可能会造成文化遗产的流失。

4.容量问题

1995年9月5日凌晨11到下午2点,互联网的一次大“浏览出局”让整个美国互联网的性能下降到了极点,用了40分钟才成功连接到网站。专家认为,这一事故很可能是更多“减速”的前兆,互联网必须使用更强大的路由器或交换机来支撑用户和流量的快速增长。区域网络也必须尽可能地相互合作,使其网络以平衡的方式运行。

5.成本问题

长期以来,使用互联网的成本很低。由于商业用户和非美国用户的急剧增加,美国科学基金会承担所有费用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美国科学基金会宣布,从1995年9月14日开始,追踪互联网用户地址的费用将不再完全由基金会承担,还将由连接到网络的商业网络、公司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