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蓝光过滤功能,商业噱头还是护眼法宝?

神话:165438+10月14,华为Mate 9发布,印象最深的功能就是蓝光过滤。华为声称,使用蓝光过滤功能,手机可以在昏暗的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的视力。

真相:今年频繁出现具有蓝光过滤功能的手机,8月发布的三星note7就配备了该功能;今年3月,苹果更新的iOS 9.3还搭载了一项名为夜班过滤蓝光的功能;app store里也流行各种过滤蓝光的app,比如护眼。

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不存在单一的白光。蓝光与绿光、红光混合,呈现白光。所有其他颜色的光都是由红、绿、蓝混合而成的。在色觉正常的人眼中,蓝光的波长范围在435纳米到450纳米之间。与绿光和红光相比,蓝光的波长更短,能量更高。所以蓝光对人眼的刺激更大。

但如果严格来说,人类获得的主要蓝光一定来自太阳光,所以认为蓝光对眼睛有害是不科学的。不仅如此,新生婴儿黄疸太多是蓝光箱照射的,蓝光照射还能杀灭细菌。所以蓝光对人类还是有好处的。

如果我们具体到屏幕上的蓝光呢?北医三院眼科专家雷虎认为,蓝光理论上确实对视网膜有伤害,尤其是如果黄斑区有长期累积的蓝光照射,会造成病变。

黄斑是眼睛看到的主要区域。眼睛只要看到东西,黄斑就对准物体。但蓝光对黄斑区有害,不一定造成损害。因为人眼有过滤功能,大部分角膜和晶状体会被过滤掉,只有少部分进入黄斑范围。那么这种少量的蓝光如果长期积累会对人眼造成伤害,理论上是有道理的。然而,人们频繁接触蓝光只是近十年的事。雷虎说,没有证据表明日常生活中暴露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直接伤害,也没有相应的临床实验,所以人们不必过于担心。

虽然蓝光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还没有科学结论,但2014年2月22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屏幕上的蓝光确实会影响人体睡眠。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招募了12名健康的年轻人(6男6女)。在14天期间,参与者被要求每晚从10到早上6点睡眠8小时。在他们参与研究之前,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三周。随后,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按照以下两种场景进行阅读:连续五晚睡觉前,使用自发光电子书阅读器(如iPad)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约4小时;连续五晚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阅读纸质书约4小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监测了参与者的睡眠相关指标,包括褪黑激素水平、睡眠潜伏期(关灯和开始睡眠之间的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在床上睡觉时间的比例)和脑电图。参与者还被要求评估他们的主观睡意。

其中,褪黑激素作为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通常在睡前升高;研究中发现,睡前使用夜光电子书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同时,研究表明,褪黑激素的分泌周期也会延迟。

实验结果表明,在阅读自发光电子书的条件下,褪黑素开始分泌的时间比阅读纸质书晚1.5小时以上,这可能会增加人们患睡眠周期延迟障碍和失眠的风险,尤其是对那些可以自己决定睡眠时间和醒来时间的人来说。

研究人员检测了自发光电子书的发射光和纸质书的反射光的全光谱。结果表明,这类电子书发出的光多为短波长光,其峰值为452 nm,在蓝光范围内。纸质书反射的光是广谱光(白光),其峰值为612 nm。

以往的研究表明,与广谱光相比,短波长光能更有效地抑制褪黑素分泌,使褪黑素分泌周期发生偏移,增加人的警觉性。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并没有将蓝光与影响睡眠直接联系起来。因为,他们没有使用波长较长的电子设备进行对比实验。但研究人员建议,如果不想影响睡眠,最好不要在睡前使用这种电子设备。

(来源:科技生活周刊)

本文来自:科技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