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你的本分,做好你的经济本分――尽力而为。
以创新打造世界级企业
商业创新
根据客户需求,中国移动通信创新性地提供了客户界面、基础通信与扩展、生活娱乐业务三大类产品,并进一步细分为消息类、语音增值类、游戏类、音乐类、电子商务类、互联网类、图像类、位置服务类、信息类、* *享受类、客户界面类* * 168。
以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和短信为主要载体,为客户提供企业整体解决方案和典型行业解决方案,包括企业直连、IP电话、无线上网、企业信息发布、移动办公、GPS定位、无线POS、CMNET等业务,已在政府部门和电力、交通、石油等近20个行业推广应用。
服务创新
●全国开通10086客服热线,为客户提供7×24小时话费及积分查询、业务咨询及办理、梦网业务定制关系查询、退订等综合服务。严格执行“10086所有电话业务不得先于客户挂机”的规定,在全国通信服务行业中名列前茅。
●2004年,率先向全国客户承诺“话费双倍返还”。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明确的说法,并提供了网站、短信、营业厅多媒体终端、话单邮寄等多种查询获取话单信息的方式。
●为客户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之外的延伸服务,如“易登机服务”——客户只需将证件、机票、行李交给专门人员,对方即可为客户办理全套登机手续。
●针对电信卡有效期设置、余额到期等问题,提出了“小面额支付卡”、“余额转账”、“通话保留期”、“增加保障期”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商业模式创新
2002年,创造性地提出了“移动梦网”模式,有效整合了运营商、SP、CP(内容提供商)等各方的资源优势,在移动数据领域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环境,拉动中国互联网产业走出低谷,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2005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5438年6月到2004年2月,率先设计并推出了中国第一张“无线音乐排行榜”。基于精准计费平台,以彩铃、互动语音应答(IVR)等业务为承载平台,构建全新的无线音乐产业链。
消费者保护
中国移动通信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消费群体,承担着全球最重的保护消费者通信权益的责任。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各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对此,中国移动通信迅速建立了相关制度和流程,采取了诸多管控措施。
●用正面信息引导客户。
出于保护客户隐私的考虑,很难对这些信息进行大规模的主动跟踪和过滤,但中国移动积极采用正面的信息引导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
●严格保护客户信息安全。
在运营过程中,为了保护客户隐私,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客户信息侵害客户利益,中国移动通信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确保客户的信息安全。
●加强消费者解释和消费引导。
营业厅是客户最先进的服务界面。在那里,客户除了办理业务,还可以接受手机购买和消费方面的咨询,还可以当场发表相关意见和建议。
●防止SP服务陷阱。
启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针对个别SP违规操作损害客户利益、运营商无法及时监管业务运营等问题,创造性地建设了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实现了客户管理、订阅关系管理、SP管理等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客户发送的信息是否与定制信息相匹配。
目前,DSMP管理超过2.39亿客户,超过3200个sp,超过654.38+0.3万个服务,2.45亿个订阅关系,实时交易处理能力达到每秒654.38+0.5万次。
实施“阳光绿网工程”
中国移动组织“阳光绿网工程”系列活动,倡导网络文明,构建和谐网络环境,加强不良信息治理;
加强客户入网管理,积极推进实名制登记工作,加强对异常用户的监控和及时处理。
加强短信、彩信资费营销案件管理,禁止销售不限量或超高包月短信、彩信卡,严格执行相关审批和备案程序,加大对现有不合理短信、彩信资费营销案件的清理力度。
加强对发送短信、彩信的监控管理,限制发送短信、彩信严重超过正常数量的客户。
建立防范垃圾短信的危机解决机制和流程,搭建垃圾短信举报中心平台,动员客户通过10086语音和短信渠道积极举报;根据举报重点监控相关号码,必要时屏蔽该号码短信功能,配合公安机关做进一步后续处理。
业绩/杰出成就
经营成绩
中国移动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流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共有218.503个基站,交换机容量近4.3亿门。
中国移动通信服务于世界上最广泛的客户群。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移动拥有客户30440.7万户,客户月均通话时长376.4分钟,使用移动数据业务的客户数达到250741亿。
中国移动通信为国内用户提供了堪比发达国家的高水平服务,有效提升了国家信息化水平,提高了社会整体运行效率,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民生活。
正面评价
中国移动通信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第202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成为唯一连续四年入选福布斯“全球400强A级最佳公司”的中国企业。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中,中国移动通信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综合榜第五位,服务业企业500强第三位。
中国移动通信的品牌价值正在上升,在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全球最强大的100品牌”中排名第四。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的“亚洲品牌500强”中排名第三;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中国20大品牌”中排名第一。
中国移动股份有限公司的信用等级连续三年被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提升。目前拥有标准普尔“A/稳定展望”和穆迪“A2/正面展望”信用评级,是唯一同时获得两家机构国家主权评级的中国公司。
提出立法和政策建议
中国移动积极提出立法建议和政策建议,对《电信法》、《反垄断法》、《行政许可法》、《公司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证券法》、《科技进步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改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已公布的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
积极为国家建立和完善电信行业监管政策建言献策,包括:电信网码资源管理办法、电信网码资源资费管理办法、电信资费管理办法、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审批管理办法、电信业务定义、三网融合政策等。为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促进电信业规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济影响
中国移动自成立以来,企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两位数。
据专家测算,三年来中国移动通信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保持在1.1%以上,同期国民经济总需求保持在2.2%以上,有效发挥了优质国有资产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2000年以来,中国移动通信累计上缴利税167008亿元,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应有的经济贡献。
■引领产业发展
2000年,中国移动率先推出基于短信的移动增值业务,创造性地引入移动梦网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开始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到2002年底,网易、搜狐、新浪等先锋门户相继盈利,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产业价值增长上亿。
■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移动通信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30多万个直接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核心环节,拉动了产业链其他节点的增长,提供了200多万个间接就业机会,为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探索国际化之路
中国移动通信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和能力优势,为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创新思路、积累经验。坚持“输出优势,增加价值”的国际化战略定位,以新兴市场、海外华人市场和短期出境市场为重点,发掘新的市场机会。
(中国手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