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目前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生专业开设硅酸盐(水泥工程、陶瓷工程、玻璃工程)和功能材料。传统硅酸盐方向曾经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专业培养主要面向企业,旨在培养具有责任感、团队合作态度、高雅情商、扎实基础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善于学以致用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应届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功能材料旨在为高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培养合格的研究型人才。

齐齐哈尔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专任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教师中博士3人,硕士4人,100%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校内还有4名兼职教师,校外有1名兼职教师。目前全日制本科生281人,硕士生15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6个教学实验室,总面积约170平方米。配备了高温炉、振动粉碎机、自动成型机、多靶磁控溅射镀膜机、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zeta电位仪、比表面积仪、水泥物性仪、玻璃应力仪、陶瓷吸水率仪、显微硬度计、固态反应仪、显微光学相机等多种材料制备和测试仪器。近年来又增加了热导仪、吸声系数仪、水泥等。建立陶瓷艺术中心(陶吧)专业实践基地,所有设备和实验室向在职研究生开放。

杨长龙教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目前负责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研究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黑龙江省教委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委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负责“化工原理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化工原理实训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齐齐哈尔大学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化工原理)”等教改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工程、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新型分离技术、超灵敏检测技术、色谱分离技术等领域。

李副教授主讲耐火材料技术和无机材料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教学与研究、生物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参与或主持完成国家、省、市课题13项,在《无机化学杂志》、《无机材料杂志》、《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生物力学杂志》、《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海外版)》、《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中国整形外科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41篇。博士论文研究成果可用于战场止血、生长因子和药物的控释、骨修复、皮肤愈合等领域,并获得国家和世界发明专利,与解放军总后勤部合作开发。

考研政策不清楚吗?沈硕是不是和同等学力混为一谈?大学专业不好选?点击下方官网,会有专业老师解答你的问题。211/985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络申请名称:/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