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核电使用的二代+技术详情。
该技术方案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技术先进,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上在役同类型核电厂的先进水平;二是成熟,全球约65,438+0,000年安全运行经验,满足新安全法规和导则要求;三是经济性好,有实现自主化、本土化的基础。通过推进自主化、国产化,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达到与脱硫火电厂上网电价竞争的目的;第四,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是可行的。按照这一规划建设小型核电站,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我国核电的竞争力,形成标准化、系列化、大型化的发展格局。
由于CPR1000技术方案的特点,该方案得到了相关部委和行业专家的广泛认可。以“四自主”为目标,逐步创新的CPR1000正成为加快核电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三代核电多参考欧洲压水堆先进的EPR技术(当然目前也出现了更先进的AP1000核电机组,有兴趣可以自己查资料,网上也有很多)。
欧洲1.2.1先进压水堆发展简介
1993年5月,法国和德国的核安全主管部门提出,未来在压水堆设计中采用相同的安全方法,通过降低堆芯熔化和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安全壳容量来提高安全性,从放射性防护、废物处理、维修改进、减少人为失误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善运行条件。1998,完成了EPR的基本设计。2000年3月,法国和德国核安全当局的IPSN和GRS技术支助单位完成了对EPR基本设计的审查,并于2000年6月发布了一套适用于未来核电厂设计和建造的详细技术准则。目前,EPR正在进行补充设计。
1.2.2欧洲先进压水堆的EPR设计特点。
EPR为单桩四回路机组,电功率65,438+0,525 MWe,设计寿命60年。它采用双层围护设计,外层为钢筋混凝土外壳抵御外界灾害,内层为预应力混凝土。EPR的主要设计特点包括:
(1)安全性和经济性高。
EPR布置在四排主安全系统中,分别位于安全车间的四个独立区域,简化了系统设计,扩大了主回路设备的储水容量,改善了人机界面,系统地考虑了停堆工况,提高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安全水平。处理严重事故的措施旨在确保安全壳的短期和长期功能,稳定安全壳内的堆芯熔化物,并避免放射性释放。
考虑内部事件的EPR堆芯熔化概率为6.3×10-7/反应堆年,电站寿命期内平均可用率达到90%,正常停堆、换料和大修时间为16天,运行维护费用比目前运行的电站低10%,经济性高。建设EPR的投资成本小于1300欧/千瓦,发电成本小于3欧分/千瓦时。
据我所知,被称为第四代技术的高温气冷堆即将在石岛湾建成,而且是试验堆,还远远没有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