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被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
一般来说,投资人在购买时,尤其是签订对赌协议时,会考虑企业的资产、利润、销售收入等因素。所以企业不仅要盈利,还要扩大资产。要培育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放大所有者权益,保证企业的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处于健康合理的结构,使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呈现健康的发展水平。
2.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也是企业运营的一个关键要素。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总不再考虑运营,而是考虑融资,因为流动资产是企业的关键部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给企业的资产运营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考虑资金使用的效率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与现金流量有关的问题。
权责发生制是指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一定有增值,只要有增值,就一定有利润,只要有利润,就一定要账面盈利,即使产品没有卖出去。产品卖出去,现金流收回,账面利润不收回。比如手机只要生产出来就会产生销项税(所谓销项税就是企业会产生增值额,有增值额就有增值税)。如果手机卖不出去放在仓库里,又无法核销,就有可能变成坏账。假设在90天的存货周转周期内没有收回资金,多出来的90天将挤占企业的资金成本,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企业要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就是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无论是利润表还是资产负债表,企业的账面资产质量必须高,能够变现,否则账面利润再高也没有意义。这就要求企业盘活资产,尽可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水平。所以有的人可以根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果断买股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可能是弄虚作假的,人们在核对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辨别。
二、利润表中重要术语的分析
1.利润分配过程中的指标
在营业利润中,它主要涉及以下要素:
息税前利润
利润表中经常用到的第一个指标叫做EBIT或PBIT,即息税前利润或营业利润。一般来说,现代企业经营状况的链条是维持在息税前盈利的状态,而不可能在净利润中,因为净利润中已经涉及了很多其他因素。
纳税后利润
税后利润,也称为PAT。在税后利润不被证伪的情况下,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由税后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正确确定,利用率可以由股价除以每股净利润确定。
税前利润
通过企业税前利润的构成,可以判断企业未来会做什么,因为企业会很明显地把主营业务的利润放在突出的位置。如果企业在税前利润组合中有不同的分配,企业应该着眼于未来。培育未来利润,企业税前利润第一年就成型。
因此,通过对利润分配的了解,应该大致把握企业利润的状态结构,包括对未分配利润的影响。
2.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的关系,即负债与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价值的关键指标。
关注市场价值
有调查显示,世界500强的很多企业都把净资产收益率(ROE)看得很重要,即企业要有打造百年品牌的决心。
企业创造的价值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经济价值,即税后利润减去资产成本;第二个是MVA,意思是市场价值。经济价值的首选是利润,而市场价值看重的是资产对品牌的贡献。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企业关注的是收入而不是净资产的质量和水平,那只会赚眼前的钱;如果着眼于净资产和总资产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赚的就是未来的钱。因此,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并不十分重视净利润的发展,而是更重视提高资产质量,因为质量和效率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快的发展。
市值和经济价值最大的区别在于,市值前期需要大量资金,为定位做铺垫,看不到效益。因此,现在很多企业更加注重经济价值,包括绩效考核、KPI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等。,一切为了经济价值,这就容易导致企业剑走偏锋。
做好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税后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那么整个市场价值就会大大放大。
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是税后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投资收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揭示了企业经营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总资产投资率侧重于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经营效率转化为股东收益的情况,即能为股东创造什么价值。因此,企业在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经营业绩,还要提高效率。
资产的使用效率是提高存货的使用效率和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总资产的收益率。这样,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才能更高。因此,管理者在考核业绩时不能简单地考核销售收入。但实际上,国内很多企业只考核销售收入,不关注其他指标,这通常会给企业的销售前端造成一种只需要完成销售任务的错觉。
3.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取决于普通销售收入和成本。其中,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包括材料、人工、水、电、气、暖等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也是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企业要想提高营业利润率,就必须控制营业成本、固定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息、股利等。,同时还必须控制原材料、人工、销售收入、管理费用等。同时,可以控制企业的成本。
4.总资产周转率
在总资产周转过程中,资产负债表中会出现与费用相关的息税前收益。为了实现这些利润,在验证总资产周转率的决定因素时,需要计算必要的费用。比如管理费用、一部分销售费用、差旅费可以省,销售费用、与客户沟通、客户培养费用就不能省。
在制定资产效率时,要体现关键指标,即要区分哪些费用可以节省,哪些费用不可以节省。因此,资产周转率主要取决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存货余额和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每生产一批商品,都要预估可能积压的存货,提前做好存货预算,预测固定资产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正确做出相应的调整。
企业没有应收账款,没有存货,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考虑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存货、应收账款,也就是把这些指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5.平均收集期
企业在制定销售目标时,不仅要确定销售收入,还要确定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必须在约定的周转时间内收回,否则会占用公司资金。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应收账款主要考核几个常用指标,如应收账款的收回天数(DSO)和资产结构。其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在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不得超过20%。
6.存货周转率
在库存管理中,通常需要确定库存周转率,即库存周转天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2
=(期初库存+期末库存除以)÷2
库存周转天数= 360天÷库存周转率
7.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速度
固定资产对资金流动性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在确定这个指标时,要尽可能考虑周转速度,否则容易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周转率通常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一定程度上要加快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不要挤占太多资本。因此,企业总资产周转时必须考虑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平衡,不能让固定资产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总之,企业不要随意扩大固定资产,因为高固定资产意味着低流动资产。
无形资产开发
在无形资产的开发中,以购买专利、技术和特许经营权为标准,企业购买品牌和商誉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