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蔡东科技董事会管理回顾
一、经营状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国际金融形势趋紧、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负面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指标下行萎缩。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疫情防控金融支持政策,制造业加快复工,经济运行稳步回升,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4561.4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长3.2%。预计市场总体稳定。就化工新材料行业而言,得益于国内5G通信/光电显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多个UHV项目开工,高性能光伏组件需求不断增加,相关配套材料国产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公司产业转型和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年初董事会制定的“战略开新篇、创新促增长”的总体工作方针,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促进质量提升、降本增效,严格控制各期费用支出,有效提升了整体经营能力和综合盈利能力。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731.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65,438+0.89.21万元,同比增长265,438+0 . 432%;基本每股收益0.3630元,同比增长730.66%。
二、可能的风险
1,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风险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海外客户纷纷停产,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随着海外企业产能向内地转移,国内竞争对手密集投入产能,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逐年加剧。
鉴于上述风险,公司将实施差异化产品战略,依托传统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客户群资源优势,在传统绝缘领域占据竞争优势地位;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不断优化产能结构,严格控制采购和制造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2.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随着投资建设项目陆续投产,公司产能大幅提升,新增产量能否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如果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或者R&D、销售部门配套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新产能开工不足,新投入的产业化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效益。新增固定资产折旧会摊薄公司整体利润水平,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负担。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快三个新项目(新客户开发、新产品推广、新领域拓展)的开发,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投入和市场推广,为新产能的消化做好充分准备;并依靠技术创新、精益制造和质量管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酯切片等大宗化工原料。原材料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比很高,其采购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密切相关。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和油价波动的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
4、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才流失的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专业水平高、业务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的工资待遇逐年提高,公司面临人力成本上升导致利润水平下降的风险。在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公司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才流失的风险无法消除。
鉴于上述风险,公司将充分利用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的方式,为公司生产经营配备高素质人才;并不断完善薪酬考核体系和员工激励机制,建立公司员工和股东的利益分享机制,稳定现有管理团队和核心员工,最大限度减少人才流失,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5.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失修,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化工新材料行业是国家环保监管要求较高的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对化工新材料行业环保监管高度重视,环境违法风险居高不下。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建立了完善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加大安全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提高安全环保管理和三废治理能力,有效降低了安全、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6.汇率波动风险
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影响,汇率波动将对公司原材料、设备进口和产品出口造成一定风险。
鉴于上述风险,公司将主动利用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避免和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提高公司自身控制汇率风险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选择有利货币、在合同中订立货币套期保值条款、适当调整产品价格来防范汇率风险。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平台的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首批培育知识产权企业。拥有国家认可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研究中心、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绝缘材料开发应用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建设在国内同行业首屈一指。长期以来,公司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R&D和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R&D创新能力和品牌综合竞争力。
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蔡东的技术中心已被认定为“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在成都天府新区建设的“成都R&D基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将有助于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前沿创新技术的研发,促进公司技术创新平台的升级。
(二)技术创新能力优势
公司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明确了技术创新的核心定位,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了创新型技术人才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机制,不断提升企业整体技术创新实力。集团技术中心认真贯彻公司发展战略,狠抓新产品开发、项目申报和市场推广,多个项目通过公司立项/产出评审,实现小批量试制和市场销售。2020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参与中国国防科工委科研项目,申报的2项省级科技项目通过鉴定(验收),绵阳科技城人才计划项目通过市级项目。上半年,公司申请专利11项,获得专利4项。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申请专利225项,授权发明专利12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8项,为公司产业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3)制造技术的优势
公司拥有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引进的高端生产设备和先进生产技术,并结合公司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对引进的生产线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胆升级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不断扩大设备的应用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在制造技术上保持国内同行的领先地位。
质量和标准优势
秉承“忽视质量就是丢掉工作”的质量理念,CNAS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0012计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公司主要产品通过了美国UL认证和欧盟SGS环保测试,符合欧盟RoHS和REACH环保要求,并主导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被四川省认定为首批“四川省技术标准创建中心”和“四川省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从原材料采购、制造、营销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中,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