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和专利有什么区别?

著作权与专利的区别:保护对象不同,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不同,权利客体的类别不同,权利的内容不同,权利的排他性不同,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同。

1,保护的对象不一样。版权保护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的表达,但不保护内容本身。这些形式有小说、论文、电影、歌曲、图片等等。专利保护的是发明,属于思想观点的范畴,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如电视机的发明、灯泡的制造方法、可口可乐瓶的独特设计等。

2.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不一样。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著作权法可以保护两个相同题材的作品,只要这些作品是原创的;但是,专利权不会保护两个相同主题的发明。比如A发明了电视机,申请了专利,B就不能再申请这个专利了。

3.不同类别的权利客体:版权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专利权保护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著作权的客体比专利权广泛得多。

4.权利的内容不同: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具有不可转让性和永久性的特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和修改权。作品的财产权主要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和广播权。相比之下,专利权的内容比较简单,作品财产权的使用比较复杂。

5.权利的不同排他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只要是原创作品,无论是否与已发表的作品相似,都可以取得独立的著作权。相比之下,专利权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如果发明人获得了技术成果的专利,未经其许可,其他人不能将该技术用于生产和经营。

6.权利保护期限不同:一般而言,著作权中的人身权不受时间限制,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限更长,公民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一生加死后50年;法人作品和专业作品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为50年,但自创作之日起满50年未发表的作品不受保护;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

扩展数据:

采取什么措施保护专利权?

1.认真执行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我国颁布了许多关于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一些相关的司法解释,如《专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规定》。各项专利保护法律法规得到忠实执行。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加大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侵权人对法律和侵权行为有所畏惧。

2.增强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意识,加大国内外专利保护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力度。使专利权人熟悉与其专利权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专利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落实从申请到授权各个阶段的保护措施。

3.鼓励专利申请。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专利,让专利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造福人民,特别是到国外申请专利,更好地保护专利权。

4.建立完善的专利转移机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保障专利转让的机制,专业的专利评估师和推广机构也很少,导致专利研究比转让难的现象。因此,建立完善的专利转让保障机制,加快专利转让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既有专利评估知识又有专利推广技能,能够维护专利权人利益的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

5.加强专利权的海关保护。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很多产品都是有专利的,其中有些是专利侵权产品,专利侵权行为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因此,为了保护专利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应加大对海关和专利管理机关的人、财、物的投入,严格把关,防止专利侵权产品进出境。

百度百科-版权所有

?百度百科-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