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日本人发明的二维码是如何成为中国“四大新发明”的?

曾几何时,人们说起“扫码”,大多想到的是超市收银台收银员扫描的条形码(一维码)。当时的一维码扫描响应速度慢,信息容量小,只能用物理扫描枪进行物理扫描,无法像二维码图片那样用手机进行数字扫描。

现在在中国,人们每天打开手机扫描便捷的二维码,已经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就像呼吸一样。二维码可用于支付、购物、订购、预订、广告和浏览。早在2011,天网创始人许巍就开始申请“二维码扫描专利”,并先后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的二维码扫描技术专利。2065438+2007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许巍仅海外专利授权就赚了至少7亿元。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二维码早在1994年就被日本人发明了。

可惜当时的日本人虽然拥有二维码的专利权,但只专注于具体的收费项目,眼界狭窄,无法期待二维码在未来社会的广泛应用。根据日本发明二维码的电装Wave公司的网站信息,NBDNews指出,该公司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对二维码日常使用专利费的主张,只对企业用户定制二维码收取协商费。

从1994发明二维码,到2011徐伟申请注册“二维码扫描专利”,日本人在18一直* * *“领先”,但最终因为目光短浅放弃了下金蛋的母鸡。

除了业内人士,很少有人知道二维码的发明者前原诚司来自日本电装公司的子公司Denso Wave。电装于1949年从丰田汽车公司独立出来,但主营业务仍是向丰田供应汽车零部件。日本丹索公司仍是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全球员工超过654.38+0.5万人。因为高精度的汽车零部件需要匹配很多信息(原料来源,产地等。),传统条码的信息容量非常有限。如何在零件标签上存储更多的产品信息,成为日本电器设备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