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机构特点
在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免疫学、免疫预防和综合防控,动物寄生虫物种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享用的平台建设,动物疫病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基因组学,新兽药研究,新兽药制剂和给药技术,药物评价、药物分析和兽药残留检测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连续三年被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授予全国血防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上海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为推动我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的科学进步,控制我国寄生虫病的危害,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和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2年3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设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议,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我们的建议,全力支持。以上海家畜寄生虫学研究所为主体,通过招募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充分利用上海在生命科学研究、人才、经济、信息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建立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努力打造国家动物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动物医学产业中心和国际动物医学科技交流中心。
中部项目计划建设总建筑面积15860平方米,总投资8450.33万元。经过三年多的筹备工作,中心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建设用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附近)和建设资金已落实,预计2006年初开工建设。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该中心由八个科研创新机构和两个管理机构组成。其中科研创新机构包括动物血吸虫病防治国家实验室、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动物传染病防治实验室、动物药学实验室、动物产品安全实验室、科技信息实验室和研究基础条件部。管理机构包括科研管理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
中心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是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跟踪国际科技前沿的需要,承担国家动物防疫中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任务,解决与之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和促进国家动物防疫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其重点研究领域是开展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诊断、检测和综合防控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动物药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围绕我国重要人畜共患病和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重大动物疫病,特别是南方流行的重要疫病,如日本血吸虫病等重要热带病、水禽病、宠物病等。为有效控制我国动物疫病发生和防止外来动物疫病传入提供先进技术和产品,建立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理论体系。同时,针对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需求,研发和转化先进实用的产品和技术,通过交钥匙工程为企业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技术,推动我国动物医药产业的科技进步。
附:5大学科简介
(1)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建设思路:鉴于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饲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下,畜禽寄生虫病的流行、危害和防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免疫、综合防控、寄生虫病原分子生物学、耐药机制、我国畜禽寄生虫资源收集与保存、新时期外来寄生虫病监测等研究和技术平台建设,为我国畜禽寄生虫病防治、畜牧业发展、人类健康、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技术和新工艺。
主要研究方向:新时期动物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治技术;寄生虫的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基因组学——动物寄生虫的病原和媒介生物学研究:构建动物寄生虫物种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观赏平台;动物寄生虫的发病机理和免疫学:动物寄生虫病诊断、监测和免疫预防新技术研究;研究动物寄生虫病与人类健康、环境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新外来动物寄生虫病诊断与控制技术研究。
(2)动物制药
建设思路:研发高效、低残留、安全的抗菌抗寄生虫药物。化学药物合成中,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兽药新剂型及其给药方法的研究:在新药和新药制剂的药效学、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残留研究等领域积极开展工作。根据我国兽药研发的实际情况和新兽药研发的特点,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建立了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兽药学科创新体系。吸收、消化、转化和利用国内外新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品。
主要研究方向:化学药物合成;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合成;新抗生素的筛选和半合成;兽药新剂型及其给药方法的研究:新药和新药制剂的药效学、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残留;环境友好药物的开发与研究。
(3)动物生物技术
建设思路:紧跟生物技术国际发展前沿,重点研究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免疫学、动物生物反应器、人类重大疾病治疗、预防药物、保健品、诊断试剂盒等医学生物技术产品。
主要研究方向:动物疾病病原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动物功能新开发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反应器和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评价。
(4)动物传染病防治研究。
建设思路:重点开展人畜重大传染病和重大动物传染病防治研究,充分利用上海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和已建立的生命科学研究技术平台,开展重大动物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分子检测技术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开展热带病、水禽病、宠物和实验动物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动物传染病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研究;热带病、水禽病、宠物病和实验动物病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动物传染病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
(5)兽医公共卫生
学科建设思路:应用生物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研究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监测技术,建立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利用产品质量法和饲料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对饲料质量进行快速监测。
主要研究方向: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农药、添加剂残留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动物源性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快速检测试剂盒研究:动物产品安全性和饲料卫生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