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是怎么来的?

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的简称,是乳泡病毒科乳头瘤病毒A属,是由球状DNA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类型有HPV1,2,6,11,16,18,31,33和35等。HPV16和18的长期感染可能与女性宫颈癌有关。

该病毒主要感染人体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迄今已分离出130余种。病毒只侵袭人类,对其他动物没有致病性。

扩展数据

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是乳头瘤病毒A的一种,是一种球形DNA病毒,可引起人皮肤和粘膜鳞状上皮的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余种,不同类型引起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

⑴低危皮肤型:人乳头瘤病毒-1,2,3,4,7,10,12,15等。与寻常疣、扁平疣和跖疣有关;

⑵皮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5、8、14、17、20、36、38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关,其他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的恶性肿瘤有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⑶黏膜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6,11,13,32,34,40,42,43,44,53,54等。与受感染的生殖器、肛门、口咽和食管粘膜有关;

⑷黏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30、31、33、35、39以及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

百度百科-人乳头瘤病毒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