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厄尔尼诺?

在智利北端与秘鲁接壤的阿利卡附近海域,当冷水鱼随着低温上升流迁徙,在这里尽情觅食、自由嬉戏、繁衍生息时,一场灾难突然降临。

一个“不速之客”闯进了这里。瞬间,几乎所有冷水浮游生物失去了生命,大部分鲤鱼成批死亡,许多海鸟因食物匮乏而饿死...几天之内,海面上布满了鱼和海鸟。它们腐烂后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导致海水气味异常,迅速变黑。来到这里的船只的船身,甚至海岸的岩石,都被染成了黑色,像是涂上了一层黑漆。硫化氢和海雾的结合随风飘荡,秘鲁利马外港卡亚俄的房屋和汽车也被染成了黑色。所以当地人把这黑色的海水和黑雾戏称为“卡亚俄画师”。到目前为止,当你航行到卡亚俄的沿海地区时,你会发现这里的海水颜色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就像一锅酱油汤。

鱼类和海鸟的大量死亡导致秘鲁渔业产量锐减;以胶鱼为原料的鱼粉加工厂被迫停工,工人失业;鸟粪工业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原来是一股小暖流,人们称之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字面意思是“耶稣之子”或“厄尔尼诺”。虽然它的名字很美,但它的行为很丑。在人们眼里就是一个专门搞恶作剧的“坏孩子”。每当它造访秘鲁西部的渔场,都会给海洋生物带来灾难。大多数最可怕的灾难都发生在耶稣基督65438+2月25日的圣诞节前后。因此,秘鲁人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的故乡在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这里常年温暖,水温高。赤道逆流最初稳定地从西向东流动。偏偏在某个时候,这股赤道逆流也分岔了,一部分海水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下,穿过赤道,进入秘鲁渔场,导致这里的海水温度突然升高3℃~5℃,有时甚至高达8℃,给许多冷水鱼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厄尔尼诺原本是秘鲁部分海域的“专利”。据悉,在秘鲁,厄尔尼诺的意思是“温水南侵”。后来科学家发现。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的海洋生物带来灾难,还会影响全球气候,导致地球发起“疟疾”。它造成了干旱地区的突发性暴雨,使雨量充沛的地方长期干旱无雨。它让寒冷的冬月温暖如春,让炎热的季节冷冷清清。

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发生在1982~1983年。厄尔尼诺来临时,东太平洋赤道水温突然升高6℃,世界上许多国家遭受了意想不到的异常气候和百年罕见的自然灾害。津巴布韦60%地区出现干旱,玉米减产2/3,50万头牛因干旱提前死亡或被宰杀。

以风和日丽著称的瑞士,1982年春天阴云密布,寒风凛冽,有时还下着大雨。5月上半月的降雨为46年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