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有哪些反应会有颜色变化?我在高中学的。

煤焦油分馏,以苯胺为原料,硝基,偶氮,蒽醌,靛蓝和芳甲烷。

苯胺的合成是染料合成的突破,为人工合成染料奠定了基础。早在1834年,德国化学家米希尔·里奇就将苯与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俄罗斯化学家季宁和法国化学家霍夫曼在1842年发现,在还原硝基苯的反应中形成了一种叫做苯胺的新物质。

1856年,英国一位18岁的有机化学家帕金正在进行一项实验,准备制备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他将重铬酸钾氧化剂加入到从焦油中拍摄的粗苯胺中,意外地得到了一种黑色的涂料,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失望之余,年轻的帕金决定再来一次。当他用酒精清洗试管时,他产生了一种亮紫色的溶液。他把布浸在这种紫色的溶液里,布立刻被染成紫色,用肥皂洗,甚至在太阳下暴晒。这块布的紫色永不褪色。我们知道帕金得到的紫色溶液是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帕金为此成果申请了专利,并亲自制定了一系列生产程序,于1857年正式投产,标志着合成染料工业的开始。

在1858中,霍夫曼用四氯化碳处理苯胺时,也得到了一种叫碱性品红的红色染料。两年后,他再次使用苯胺蓝。在苯胺蓝的基础上,霍夫曼先后制备了多种合成染料,如碱性蓝、醛绿、碘绿等。

苯的环状结构理论建立后,为染料等有机化合物的进一步人工合成指明了方向。1868年,德国人Gerebe和Lieberman研究了茜素的结构,利用爆炸焦油中的蒽为原料,人工合成了第一种元素染料安息香。1878年,德国化学家实现了靛蓝还原为靛蓝。同时,人们还合成了一种偶氮染料。1858年,Grice发现了重氮化合物反应,6年后重氮盐成功偶合,为合成一系列偶氮染料奠定了基础。由此,Potiger在1884中成功合成了刚果红染料。就这样,到了19世纪下半叶,合成染料工业成为了有机合成工业的“皇冠”。20世纪初,这个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

1856年,英国化学家帕金(W.H.Perkin,1838-1907)在制备奎宁的实验中,偶然发现了一种紫色染料——苯胺紫。1857苯胺紫的生产标志着合成染料工业的开始。

1868年,德国化学家格拉贝(C.Graebe,1841-1927)和利伯曼(C .利贝曼,1842-1914)合成了它。1880年,德国化学家拜尔(A.von Baeyer,1835-1917)注册了一项合成靛蓝的专利。1901年,德国化学家博恩(R.bohn,1862-1922)合成了一种蓝色染料——阴丹士林。这三种化合物是合成染料工业发展中的三个里程碑式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