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便利粉丝简介
路边吃小吃发现新商机。
陈朝晖出生于重庆九龙坡区,1987从巴蜀中学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991年,从陈朝晖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共青团成都市委工作,担任少先队员。由于不习惯按部就班的工作,两年后陈朝晖辞职下海了。
在两家公司做了1多年的业务员后,1994年6月,陈朝晖贷款1000元成立了成都雅仕广告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此后,在做广告的同时,他也开始代理一些小食品的销售。
2000年7月,一位外国朋友去成都出差。因为飞机晚点,半夜到达成都后,陈朝晖开车带着他的朋友绕了半个成都,但他没有找到一家“像样的餐馆”。没办法,只好在路边摊“处理”一些肥肠粉。
没想到,朋友吃完后赞不绝口,随口说:“如果把肠粉做成方便面那样的方便粉丝,肯定能赚大钱。”说话的人不是故意的,但陈朝晖留了一个心眼:“哎,说不定这事儿能成呢?”
朋友走后,陈朝晖立即组织团队展开调查,并于当年正式成立四川百佳食品公司,进军方便粉丝行业。
投资30万赚回4000万
多年的广告策划经验让陈朝晖明白了营销推广的奥秘。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便利粉丝一鸣惊人,低投入(初期总投资预算30万)抢占市场?陈朝晖闭门思过三天,想出了一个妙计——借船出海。
成都人有吃肥肠粉的习惯。当时比较有名的一家是位于郊区龙泉驿的“白家高记肥肠粉”。如果“白家”的招牌被克隆应用到方便粉丝身上,想必食客们也会爱屋及乌吧。于是,陈朝晖立即直奔工商局,“出人意料”地完成了“百佳”的商标注册。
接着,陈朝晖迅速组织专家改进了方便扇的技术。两个月后,百家号让粉丝轻松上市。上市第一周,陈朝晖完成了成都各大超市、卖场的全部配货;同时,50万份介绍川西民俗、宣传“老成都味道”的广告也及时发放;店内随处可见身着“酸辣”“牛肉”黄马甲的促销员,“办公室组”、“社区组”、“学校组”等一组组有针对性的促销团队也分别到位。
雪崩式的推广攻势,让百家号粉丝在成都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2000年底,短短几个月,其销售额轻松突破4000万元。
2001年,百佳便利粉丝再次亮相成都春糖会,从而打开了国内市场。2005年,其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