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是做什么的?
朱,男,49岁,汉族,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兼职教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副主任,原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医院集团东营医院)医务科主任、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兼任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第一届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营市医学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营市医学会手足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滨州医学院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外科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文名: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医生
主要成就:2008-2009年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
代表作:实用骨科综合征
成就和荣誉
朱先后在文登骨病医院、交大一附院、珠江医院、第一军医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医院学习骨科医疗技术。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8年,学有专长。《实用骨科综合征》、《骨科常见病问答》、《腰椎管狭窄症》、《骨外伤撬拨复位固定疗法》等骨科专著主编、助理主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科技成果8项,发明专利13项。连续多年被医院评为“十佳医生”,2005年被评为第二届“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2010年2月65438被市科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评为“东营市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65438年2月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评为“山东省第七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荣立二等功一次。2010 12,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2008-2009年度国家捐赠奖金奖”。
个人事迹
朱在珠江医院第一军医中心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学习骨科临床医疗技术后,对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显微外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到医院后,她致力于研究、完善和丰富颈、腰、关节的手术方法,开展了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钢板固定、后路单开门双开门减压侧块固定。腰椎滑脱复位,GSS、托纳、德普伊钉棒系统固定加椎间Cage植骨,复杂腰椎骨折后路减压,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东营首例开展人工髓核置换,率先开展后路椎间盘镜、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胸椎前后路减压重建术、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术等。局麻下侧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显著。在关节外科方面,膝关节和踝关节镜检查,关节周围韧带的关节镜下重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和翻修;开展创伤外科多项新技术,如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距骨骨折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等;在手足显微外科、手足创伤修复、功能重建技术、血管、神经、肌腱断裂修复技术;擅长足趾移植、手指再造、带血管蒂游离皮瓣移植、带血管蒂骨及关节移植修复各种骨缺损及骨不连,在手、足畸形的矫正效果突出;慢性腰痛治疗方法的选择、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医药参与骨病骨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