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科技园将重点发展哪些能力?
“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应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体系初步形成。总共确定了8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覆盖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4高校。截至2010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自治面积8145000平方米,在孵企业6617家,毕业企业4364家。2010年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
第二,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地方政府共建产业化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完善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国家大学科技园有: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于2001,是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分为创业园和产业园两部分。2009年5月,济宁分园在济宁大学科技园成立。山大科技园现已形成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示范性国家大学科技园。
2.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05年6月5438+2月被正式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思明园、翔安园、漳州园、集美园为依托的“一园四区”发展格局,主要发展纳米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微光机电、农业科技、新材料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