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诺贝尔奖的创始人,诺贝尔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1842年,诺贝尔的母亲带领诺贝尔兄弟离开斯德哥尔摩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与在那里开了一家火药厂的伊曼纽尔团聚。诺贝尔当时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但在一个导师的教育下,他在16岁时成为了一名称职的化学家,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瑞典语等多种语言。
1850年,父亲送诺贝尔去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在船舶设计师埃里克森的指导下去美国学习四年。在美国,他学会了机械制造的技术,掌握了物质燃烧和气体膨胀产生的热量可以转化为力的科学知识。从美国回到圣彼得堡后,诺贝尔在父亲的工厂工作。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俄罗斯军方订单大增,促使诺贝尔工厂借钱扩建工厂以满足生产。但战争第二年,英法联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继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投降。战争停止了,不再有人来订购武器,诺贝尔工厂被打了。战争中靠借贷不断扩建的工厂设备闲置无用。1859年,诺贝尔经营的一家工厂破产,他的父母带着在俄罗斯出生的小弟弟回到瑞典。诺贝尔三兄弟留在俄罗斯生活。不久,他的父亲在瑞典研制出盐酸火药,并把阿尔弗雷德叫回来帮忙。
1863年夏天,30岁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第二次回到斯德哥尔摩,投身于父亲在黑火药中加入硝化甘油的发明。然而,他对父亲的发明充耳不闻,独自在俄罗斯开始了研究工作。他研究了如何先产生小爆炸,再用小爆炸造成大爆炸的效果。经过50多次实验,1863 10年6月,他终于发明了硝化甘油炸弹的雷管。火药开始在矿井中使用。
阿尔弗雷德和他的父亲又积极创办工厂。商业正在蓬勃发展,甚至瑞典政府也开始秩序井然。然而,1864年,炸药投产后不久,工厂发生爆炸,阿尔弗雷德的哥哥遇难。瑞典政府随后下令禁止重建该工厂。然而,诺贝尔仍然坚定不移,继续从事这项危险的实验。他把实验移到一艘驳船上。他工作了四年多,做了400多次实验,还是驯服不了硝化甘油这匹烈马。一天,他点燃雷管,盯着它。突然一声巨响,浓烟滚滚,人们失声大喊:“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乎乎、血肉模糊的男人从浓烟中冲了出来。他狂跳着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原来诺贝尔并没有死。
1867年,诺贝尔发明的烈性炸药三硝基甘油和硅藻土的混合物获得专利,并立即应用于采矿和筑路,大大减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威信。后来用这种炸药炸穿了阿尔卑斯山,提前几年建成了9英里长的隧道,节省了500多万元。
安全烈性炸药的发明使诺贝尔的工厂迅速发展,并传播到许多国家。但是他不满足。他继续努力,在1875年发明了“无烟火药”。此外,他还在化学方面做出了许多发明,仅在英国就获得了120多项专利。
虽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的火药有助于和平生产,但也用于战争,导致许多人丧生。
“我抱着和平的梦想,好几次发明了火药。然而却成了自相残杀的武器。发明强力武器消灭战争是对的吗?”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很困惑。这时,他遇到了小说《放下武器》的作者齐特纳夫人。在她的小说中,她祈求和平的愿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1892年8月,在瑞士伯尔尼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上,齐特纳夫人在会上高呼:“消灭战争,捍卫世界和平!”会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意味深长地说:
“看来我的想法是错误的。不是起到阻止战争作用的有力武器,而是像你一样,告诉人们战争的恐怖,引导他们不要发动战争,这样才能有利于和平。”
从那时起,他就想着诺贝尔奖。后来,他给齐特纳夫人写了这样一封信;“我想拿出一些财产,设立一笔奖金。这个奖,在欧洲,是颁给为实现和平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1894年,61岁的阿尔弗雷德在拯救了瑞典的鲍尔佛斯钢铁公司后感叹道:“我老了。真的累死了!”他补充道:“我想过平静的生活!”"
1895年,他沉浸在混合无烟火药的研究中,研究成果被盗,气得身体逐渐虚脱,心脏病不断。
“我的寿命不长。对,写个遗嘱走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认为。
“我在各国成立了诺贝尔炸药公司,赚了很多钱。我必须归还。”这时,阿尔弗雷德想到战争中使用的炸药,心如针扎。
“许多人因为炸药而死。我要赔偿!”阿尔弗雷德下定决心要留下一份有益于人类幸福与和平的遗嘱!
1845 165438+10月27日,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写下了这样一份著名的遗嘱:
“我拿出我所有的财产,设立了五项奖金及其利息:
第一,物理学奖;第二,化学奖。这两个项目被瑞典学院科学奖选中。
3.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研究所选中。
第四,文学奖。被斯德哥尔摩文学士学院选中。
5.和平奖。由挪威议会的五名成员选出。
我希望以上奖项颁发给最合适的人,不分国家。"
1896 10年2月10,阿尔弗雷德在三里莫的家中去世,享年63岁。为世界和平祈祷的阿尔弗雷德的灵魂,化作诺贝尔奖,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