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学会
市政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养护道路面积340万平方米,排水管道172公里,绿化面积830.04公顷,公共绿化面积216.04公顷;全年处理污水11.23万吨,垃圾97360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0%。投资200万元建设南水北调应急工程,加强应城市供水方式方法。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安排减排项目16个,分别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6020吨、535吨、814.8吨、419.8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污染物投诉处理率达到100%,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严格项目审批,优化发展环境,督促审批建设项目59个,叫停大福水上游污染项目4个。加强现场环境监测,出动235人次检查企业81家,污染防治设施70处,例行检查率100%;执法办案6起;完成了全市环境质量监测和多项监测业务,形成近6400项监测数据。科技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我市* * *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8项,为企业争取科技创新创业无偿资金1830万元,实现了我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零”的突破,专利申请65项,科技论文38篇,地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8项,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0项,登记技术合同10万元,组织16家企业与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格落实约束责任制,形成“控辍保学”合力。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为100%、98.4%、99.9%。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5.1%;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和1.6%。投入5601万元进行学校项目建设,涉及学校54所,建筑面积70703平方米;结合“薄弱学校改造”,* * *投入1003.4万元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900万元完成学前教育提升项目10个,建筑面积13平方米,投资10万元完成村级学校改造项目20个,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投入6万元新配备桌椅和运动器材,投入5万余元建设6个专家工作室。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省内新招聘教师110人,市内公开招聘20人;“关爱工程”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文化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启动矿山公园建设;文体公园、农家书屋、新农村全民健身、“文化惠民”等一批文化工程扎实推进。为部分农家书屋补充图书2000余册,自建农家健身工程24个,安排健身路线器材14台,免费送演出3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被命名为湖北省“篮球之乡”,列入省“881工程”资助名单;市实验小学被授予“湖北省传统体育项目(体操)学校”称号,市少儿业余体校被授予“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称号。文艺创作又是一部佳作,《蒲华阳》出版了四期,《大东上》举行了处女作。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组织参与各类集中行动16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10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285次,受理市长信箱等举报11件,依法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图书报刊和盗版教辅等3000余盘(卷)及非法网吧电脑22台,并予以立案。孝感市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其中“黄坛酱油”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广播影视布局优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应城市新闻468组,4852篇,其中省级电视台235篇,孝感电视台486篇。市委市政府重大事件及时报道率100%,开设专栏13个,制作专题片65438部,举办现场直播活动65438场。广播电视作品再创佳绩,* * *获28项大奖。数字电视受众不断增加,城乡用户65438+万,辅机8000多台。乡镇广电中心管理规范有序,已投入654.38+0.5万元建设乡镇数字电视管理平台,为农村用户提供便利;城市中小学生爱教电影做到安全优质。农村公益电影4620部,主旋律电影2部,全市党员干部观影人数达5000余人。集中整治非法“卫星锅”,* * *出动执法车辆120余次,人员近400人,联合查处非法销售安装“卫星锅”店铺12家,没收非法“卫星锅”82套。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新增就业706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54人,“4050”人员再就业1.58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58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低于目标水平。参保登记203377人,综合参保率98.6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7457人,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达到44340人、149197人、33997人、20004人。社会保险费征缴31371560元,累计发放退休养老金24495万元。新录用公务员47名,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833,再就业培训1.203,岗前培训1.328,创业培训21.6。受理劳动人事争议285件,调解218件,判决66件,结案率99%。
公民福利保障继续得到加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260元和110元,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024万元、五保老人供养补助657万元、孤儿生活费134400元,基本解决了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299万元,临时生活救助资金1.491万元,各类救灾资金376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83人次。落实安置政策,安置退伍军人58人。城乡义务兵安家费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600元和5900元。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销售福利彩票2522万元,城乡福利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殡葬管理步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火化率保持在100%,杜绝土葬和“二次土葬”。依法登记结婚6701对,登记合格率和档案完好率达到100%。
201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2元,净增2216元,增长14.0%;人均生活支出11216元,净增1 149元,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23元,净增1196元,增长14.4%;人均生活支出5025元,净增1072元,增长27.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13人创业带动1112人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33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7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2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47人;组织企业在岗培训3091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199人次,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3269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的较低水平。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53216人、1516人、44849人、34510人、28062人,完成社会保险费征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稳步推进,已完成180个事业单位首轮聘用,* * *聘用员工8724人;新增专业技术人员1308人,高技能人才402人,技校生77人。组织了大型招聘活动,为重点企业提供了8000多个岗位和10场专场招聘会,为保洁人员提供了100多个公益性岗位。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2件,结案42件,结案率10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调整,退休职工16541人,月人均待遇增加170元。
公民福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市低保月标准提高到360元,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到2200元。城乡低保人数达到14700多户,27600多人。发放低保资金4800多万元,向3800多名五保对象发放11万元,向127名孤儿发放1.2万元。向城乡贫困人口发放医疗救助资金745万元;投入30多万元建立流浪乞讨人员安置点,发放近20万元救助2000多人。落实安置政策,为362名退役士兵发放自主创业补贴500多万元。城市和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000元和9500元。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销售福利彩票3865万元,65438+80万元用于资助60多名贫困大学新生。依法登记结婚8302对,登记合格率100%。社会福利中心工程顺利竣工,天鹅、田店、汤池农村福利院顺利竣工,城市公墓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全市已婚育龄妇女140565人,增长2.1%;期末节育率为89.14%,期末计划生育率为95.44%。年末总户籍人口66.63万人,其中出生6429人,死亡40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 100。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元,净增2110元,增长11.7%;人均生活支出12468元,净增1252元,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33元,净增1310元,增长13.8%;人均生活支出5658元,净增696元,增长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