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汽车公司在这件事上没有发言权。

十年前,我根本无法想象如今手机的一大卖点就是拍照功能。徕卡相机,智能拍摄月球,1亿像素...这看似技术树的背后,却是移动创新的枯竭。科技公司面临的是硬件和软件的双线突破,这和今天汽车行业转型面临的情况很像。

很多人抱怨现在的汽车不够智能,那些号称智能领先的汽车只是在中控台里装了一个ipad,和我们想象中的智能汽车相差甚远。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与智能手机不同:汽车的智能设备还停留在服务出行领域,很难触及日常生活琐事的角落。

所以,与其说汽车不够智能,不如说汽车的主要功能还比较单一,“无法照顾更多的生活”。

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

早早掌握5G技术的华为,嗅到了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带来的巨大商机,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新生力量之一。不久,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表示:“华为不造车,但会通过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显然,华为不一定非要去一线与传统车企竞争,尤其是在行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华为要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爱信、博世、ZF”,不需要造车来引领汽车行业。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华为主要专注于智能驾驶领域,开发了自己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支持从L2+ ADAS到L5自动驾驶的平滑演进。有了这个架构,可以帮助华为建立一个移动数据终端。届时,汽车向什么方向进化,华为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但是,做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止华为一家。目前在这个领域比较知名的有特斯拉、谷歌、百度,还有Momenta、Pony.ai,都很牛逼,但不太被外界了解。有趣的是,后者刚刚宣布与丰田建立合作。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华为相对于这些公司的优势是ICT技术,而特斯拉有自己完整的生态。百度的优势和谷歌差不多。我甚至觉得百度今天还走在谷歌的屁股后面。作为智能驾驶初创企业,Momenta、Pony.ai等看似相对低调的公司,自然有着这些“后来者+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所以,我觉得华为不会蠢到这么大的战役把智能驾驶整盘吞下去。按照华为的调性,应该是针对自动驾驶通信芯片这个微小却至关重要的部分。

苹果:我的Taita计划很酷。

虽然很多人都在骂苹果手机不如第一代,但是苹果在市场上还是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只是想再扩大市场份额,已经比较难了。所以近年来,他们把触角伸向了移动可穿戴设备和汽车。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公布了苹果获得的40项新专利。最有争议的是泰坦照明和投影系统。这套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和点阵投影仪监控车辆前方障碍物的形状,包括行人、车辆、动物和倒下的树木,并将结果投射到平视显示系统,帮助驾驶员避开障碍物。

这听起来没那么科幻,但实现起来极其复杂,不仅需要先进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还需要很高的数据快速计算要求。看到这条新闻,编辑首先想到的是,未来的汽车可能不需要挡风玻璃...

此外,苹果泰坦项目中还有两项专利值得我们关注,分别是汽车稳定控制系统和自适应定位门。前者可以帮助汽车解决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自动驾驶的问题,而后者更像是一个“360°防刮擦系统”,旨在检测周围环境,实时调整驾驶情况。

谷歌:你们都是兄弟。

从2004年开始,谷歌就开始研究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具体时间可能更早,目前掌握的资料是2004年)。从实际技术上来说,谷歌似乎已经拥有了称雄世界的资本。但是2017有消息称谷歌放弃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这实在令人惊讶。编辑亲自谷歌了一下,发现人家刚把R&D自动驾驶技术部分了!UC的编辑要拔棒了!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继承谷歌无人驾驶技术的公司叫Waymo。

这家公司有多大?在技术领域,无人工干预的平均行驶里程全球第一。其次,2017年谷歌独立自动驾驶部门出来的时候,摩根士丹利对Waymo的估值是700亿美元。2018,摩根士丹利再次发布报告。考虑到Waymo在商业物流领域的价值,对Waymo的估值调整为1750亿美元。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编辑没有找到出处):

杰弗里的布伦特·泰尔(布伦特?Thill)表示:“我坚信,在五年内,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会来到谷歌,并说,‘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其实这些资本大鳄都是看好无人驾驶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影响力,真正能让城市物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写在最后:从这个角度看,真正能引起汽车行业变革的似乎不是车企,而是这些想成为上游供应商的科技公司,车企的角色更像是跨界的整合者。我不认为轮胎制造商会走进谷歌的大门,签下订单,但车企可以拯救轮胎制造商和谷歌芯片,卖给我们。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