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专利
“国学”这个词自古就有。在中国古代,“国学”是指国家级的学校,相当于汉代的“国子监”。唐朝贞元年间,李勃隐居庐山白鹿洞读书。当他到达南唐时,他在原址建了一个学习博物馆来教授学生,并把它命名为“庐山郭雪”。宋代改称“白鹿洞书院”。这个时候的“国学”其实就是一个藏书讲学的地方。
“国学”今天的含义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达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但是定义还需要学术讨论,还没有定义。
中国研究的内容:
起初,历史上的韩。《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分为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构成了国学的前身。第一部分:六艺。指六经:诗、书、礼、乐、易经、春秋。六艺包括大六艺和小六艺。小六艺就是六艺:礼、乐、射、御、数、术。是培养人的性格和各种技能。大六艺即六经。任何时候,经典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就是中国精神,这是国学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东西。第二部分:百家争鸣。哲学家们就像皇帝出行时陪同的王子们一样,各司其职。哲学家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民、军事家、小说家。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有《黄帝尹福经》、《老子》、《庄子》、《禹》和《素书》等百家经典。第三部分:诗歌与赋。诗和赋是不同的,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汉史有诗赋之法。古之学者,登山可赋,而我们不如古人。第四部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古代知识分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后面提到的技术和方法都被认为是实用和理性的。第五部分:招数。比如作为占卜的《周易》。第六部分:季芳。房艺和医术都是方法。
中国文化机构
“国学”原指国子监、国子监、书院等国家高等学府。近年来,为适应“国学热”,也成立了一些相应的机构。
国学经典:
经典部、历史部、次部、收藏部。
第一,国学包含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简单来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书籍、风俗、礼仪、语言、文字、天文、地学、农学、医学、手工艺、建筑、数学和数学、音乐、舞蹈、戏剧、诗歌、音乐、琴棋书画、思想、心理、信仰、宗教、政治、伦理等。中国从古至今各民族的。
所以,国学是包罗万象的。诚然,国学的内容涵盖面很广,但我们还是可以梳理一下的。一般来说,国学有四个层次。首先是常识层面,也就是国学ABC。比如今天我们有些年轻人开了很多玩笑,把“你爸”“我爸”“我老婆”倒过来用。第二是学术技术层面,即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地方文化、民间技艺、学术传统的传承,都是相对专业化的。第三是道德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层面。国学基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懂得人生价值,培养个人操守,如何安身立命。第四是民族精神,或者说中国之魂和国魂的层次。
按照传统的书籍和学术的分类,国学可以分为经、史、儒、集四个部分,或者说理论、考证、修辞、实学等方向。国学的核心价值在于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从晚清旅居日本的仁人志士使用的“汉学”名称开始,汉学的核心主要是指民族历史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
在当时国势衰败,民族危亡的时候,章太炎说:“国士是立国之本。听说在竞争的世界里,光靠国学不足以建国;而且我也没听说过在国学不景气的时候还能自立的人。听说有国亡国学不亡的人;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国学先亡,国犹存。所以今天国学的兴起,很快就会影响到国家的存亡。把前世当回事不是特别不靠谱吗?”
登势说:“中国的学者呢?一个国家的所有学问也是...有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学问。学之者,学一国之学,以为对国家有用,而治一国者也。中国的读书人,天生一国,因为地理和人的本性,一刻也离不开。君子生于一国,则知学,知爱其国,爱其学。”
换句话说,国学不仅仅是一个学问或治学的概念,更是一个民族和国魂的概念。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借助日本人的“国学”观念回应西学。在他们心目中,“学死就死,死了就死。”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他们试图通过保存文化和学术来拯救国家和民族。
梁启超积极引进西学,但担心国人轻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他说:“我不患外国学术思想的不输入,而患国内学术思想的不发明...一个国家屹立于天地之巅,必有其特色。如果你想为你的国家做好事,你不能不伴随着这种特质成长...否则你就摆脱了古人的奴役,复活了一个崇拜外人,鄙视自己人的奴役。恐怕得不偿失。”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盲目崇拜古人盲目崇拜外国人,以为我们的文化传统都是糟粕,中国百事不如人。
其实汉学是开放的,包括历代消化吸收的各种外来文化。我们不能缩小国学的范围。第一,汉学不仅仅是汉族的学术文化,还包括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学术文化及其与汉族的交往史。第二,国学不仅包括精英传统,也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文化、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习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就像今天的一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再次,汉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区域文明的交融,如外来文明的传入、西域研究、佛教及其中国、西学东渐、中学西渐的内容和历史进程等,都属于汉学的范畴。
必须了解国学,经典和历史子集等。,不是汉族的专利,它包含和汇聚了历史上许多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文化和精神资源,所谓“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我们前面说过,在国学的多层次中,最高层次是国魂,即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方面,这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
其实提倡国学和吸收西学并不矛盾。陈寅恪说:“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理论,一方面不忘本民族的地位。”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是无根无根的现代化。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国方略理解和发掘得越深,我们拥有的价值资源就越丰富,就越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就越能学到西方等外来文化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时代的要求下,真正融合中西文化或中外文化的精华,建设新的中华文明。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以及为什么能够长久,从而做一个正直的中国人。
第二,国学陶冶人的心性
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梁启超说《论语》、《孟子》等经典“是两千年来中国人思想的总源头,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先贤的一些有益身心的格言警句,在我们整个社会早就形成了同样的意识。作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始终彻底了解它,才不会脱离同一意识。“也就是说,四书等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仁、仁、礼、智、信。这是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人们以此信仰为生。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国学具有大众化、草根化的特点。在中国的基层,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勿以小善而为之,勿以小恶而为之”;“老我和老头,年轻的我和年轻人”;“有好的家庭就有余庆,有坏的家庭就有更多的灾难。”。这些来自中国典籍的精神,通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首诗、弟子规、家训、村约、族谱、善本,通过口耳相传的押韵故事、俗戏、俗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规范。
在宋代,王应麟的《圣紫晶》开篇就有明确的含义:“生命之初,性本善。同样的天性因教养而异。没有教育,就会有偏差。教的方式贵。”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用一种简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了。孔子总说性接近学问,孟子强调自然知识和能力的展示,荀子强调后天的教育和训练。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序》说:“弟子规,圣人训。第一孝弟,第二诚信。泛爱群众,但善良有余力,则学文学。”以下分为“进则孝”、“出则孝”、“忠信”、“爱人如己”等几个部分。这些提纲都出自《论语》。《弟子规》中对孩子的仪态有一些要求,比如要求孩子站立时要抬头挺胸,双腿站直,见到长辈要打招呼,开门关门要轻,不要用力摔门。这些规范至少是文明人应该有的,是尊重他人和自尊的体现。
朱伯禄《朱子治家格言》第一段说:“黎明即起,扫庭,里外清净;当你不省人事时,你会休息。如果你关上门,你会表现得很好。一粥一饭,当思不易;半丝半缕,难存物力之念。”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体现在一个人的家教上。以前骂人说某某没有家教是重话,让他全家蒙羞。我们不希望青少年做太多的家务,而是希望他们从小学就开始照顾自己和家庭的事情,不要过分依赖父母和他人,要自己站起来,培养责任感。同时,知道了一粥一饭半丝都是辛苦,才能懂得尊重父母和他人的劳动。如果我们真的有敬畏之心,就知道要珍惜,不要浪费。
南开中学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学,创建于1904+00年6月。老校长严范孙亲笔题写了“容止的座右铭”:“脸一定要干净,头发一定要理,衣服一定要拉直,结一定要打好。头直,肩平,胸宽,背直。天气:不要自大,不要暴躁,不要懒惰。色:怡和、怡景、亦庄。”这40字箴言借鉴了《弟子规》,成为学校检查中学生仪容品行的基本要求。学校有化妆镜,老师和学生进学校都要照镜子。后来张伯苓先生主政学校时,坚持了这些做法。
目前,南京夫子庙小学的校训是:“仁、礼、志、艺”。我觉得这样很好。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是培养健康的心灵和气质,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
我们强调成人教育,因为光有天赋教育是不够的。人才教育忽略了我们作为完整健康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素质,在人格发展上几乎是空白。这个问题不是大学教育独有的,中小学教育都应该关注。培养青少年气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否则,社会推家长,家长推学校,小学推中学,中学推大学,大学推社会。当孩子离开保姆式的教育模式,离开家去上大学,他们不知道如何生活,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业。进入社会后,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工作。这其实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人格还没有立起来,还不能靠自己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目前,知识教育优于道德教育。家长和学校片面强调学生所谓的未来,只关注学习成绩,对其他方面关注不够。事实上,他们把问题留给了大学和社会,而当孩子们真正自己面对时,他们却无所适从,格格不入。还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让他们承担必要的责任和事务。现在的父母普遍对孩子溺爱,觉得孩子上学压力大。他们可以尽力自己做,而不让孩子做。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这是启蒙教育的缺失。
总之,国学的很多方面都与陶冶我们的心灵,培养我们健康的气质,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有关,值得学习和实践。
第三,国学培养君子人格
蔡元培先生在德国期间编写的《中学修身》教材于1912至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16版。还为华南理工大学在法华工写讲座,民国时期影响很大。今天,它们被结合成国家栽培。蔡先生重视基层公民教育,其用心值得我们关注。他创造性地转化本土文化资源,尤其是儒家道德资源,为中国近代社会道德建设和公民教育服务。
蔡先生强调,孝顺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的渗透和培养,成就了君子健康的心理、气质、人格和品质,增强了他的公德和正义感,使他对国家、社会和公共事务负责,忠于职守,甚至赴汤蹈火。蔡先生强调,家庭是人生的启蒙学校,一个和睦的家庭是社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他认为,如果私德不健全,就很难有健全的公德。受家庭内部的爱影响,家里有孝心的人,步入社会后自然会把这种爱延伸到群体、社会、国家,这就是仁、忠。可见,家庭与社会、私德与公德虽有区别,但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是可以由内而外逐步拓展、实践和体验的。
蔡先生还强调,智、仁、勇三德是内在的道德,但以行为为外在。他指出:“修德的方法是先培养良知...良知常被发现,如做好事而心满意足,做恶而惭愧。通过它的发现来扩展它,培养它,可以成为修德的基础。”他肯定了儒家修身传统和健全君子人格的培养对公民社会公德建设的积极意义,如善不分大小,除恶务尽为行善之本,忏悔为变善之机,弘扬道德重于自省等。
事实上,南宋以后,在中国和东亚民间广为流传的朱家训说:“为人师表重于礼义,交友重于信义。见到长辈,要尊敬他们;看到年轻人,爱他们。我会尊重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虽然他们比我年轻;无良者,虽比我年长,我必敬而远之。”“人太小,包容吧;一个人有天大的错误,就要讲道理说出来。勿因善而为,勿因恶而为。”他还说:“不要自私损人,不要嫉妒人才。不要说生气举报抗命,也不要非礼勿视,损人不利己。看到不义之财不要拿。遇到有道理的事,一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和儿女,孩子的仆人一定要有同情心。斯文不能不敬,有难不能不帮。”朱说,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一天都离不开它。应该说这些内容来自于诗礼乐教,孔孟之道,非常贴近大众。它包含个人和社会道德,长期以来一直是普通人的生活哲学。这里说的多是从私德推到公益。
国学里有很多内容是修身养性,培养君子人格的。中国的文言文教育其实就是文科教育。六艺的内容是礼仪、音乐、射术、御术、书法和算术,即礼仪、音乐、射箭、驾驶、识字(书法)和算术;辅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东西和技巧有关。传统和儒家的教育并不排斥技能,但它不仅仅是技能,更是拓展人的生活维度的方法,是一种高雅的爱好,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传统教育很注重游泳,是身临其境,深入其中的真实体验。在兴趣的培养中,陶冶人,体悟人,把人培养成善良、善交际、诚实、高雅的性格。
中国传统教育是一种广义的教育,不仅包括今天的技术教育、知识教育,还包括艺术教育、生死教育和体育教育。它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观以人格的成就为中心,主要关注人的品德和气质。孔子的四德、言、政、文,都是以德为基础的。传统教育不是道德说教,也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像春雨一样,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比如诗歌教学、伦理道德教学、音乐教学。
应该把孩子放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和老师有义务纠正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平时要训练孩子明辨是非。也许我们应该在气质教育上多下点功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和孩子沟通,洞察孩子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现在很多家长都做不到。他们当着孩子的面撒谎,打骂,不尊重老人。这些都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负面的印记。
另外,我们也希望同学们趁着年轻,记性好的时候,多读一些经典,比如四书,老子,最好能背一些,这样后面的意思就能逐渐理解了。经典常读常新。每当你有新的体验,就会在经典中体会到新的内涵。我们有些朋友甚至每天早上背经典,把它当成振奋精神,斗志昂扬的良药。我们一直希望有更多的国学经典能走进中学课堂,成为必修课,至少四书可以纳入教材。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文课,让中小学生接受传统语言文化的教育。
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一些学校在建设传承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一些学校还编写了自己的课程教材,有步骤地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国学启蒙教育。中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这个阶段,把国学教给学生,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教会学生立志向,学会做人,促进德性和智力的成长,让他们通过自己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养成,完善人格,修成道德,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