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迫切需要。当前,鞍山要真正实现“三无”“两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资源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就需要科技的支撑。应该看到,我市的整体科技水平与先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只有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促进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是城市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当今世界,人类社会进入了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只有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一批在农业和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崛起,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品牌的优秀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要求是“自主创新、重点推进、支撑发展、造福社会”。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基础,贯穿鞍山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步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作用,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着力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领域,大力发展支撑鞍山科学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引领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提升“一基地、三大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建设高效农业生产示范体系,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技术密集型高新农业示范基地,促进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技术支撑。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鞍山科技创新活动,形成鞍山科学发展新的爆发力。第一,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以高校和重点项目为载体的科研体系,以优势企业为主体辐射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科技成果交流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科技成果鉴定、检测、评估机构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以及以大型科学装置、科学数据系统、网络科技环境和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科技基础服务体系。 二是突出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力争在2010年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构建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新机制,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保障,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深化科技体制和科研机构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是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鞍山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首先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二是不拘一格选拔创新人才。三是注重引进全球创新人才。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吸引、留住和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为鞍山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全市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鞍山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动员各方力量,狠抓落实,不断把我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到新水平。
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鞍山科学发展的全局高度,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科技成果转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实推进。要整合资源,加强统筹规划,及时研究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全市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全力营造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良好环境。要落实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金融企业支持成果转化,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平台。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对重点行业、重点科技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领域,打造多元化投资、多渠道融资的资金吸引平台。要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惠及全市人民的重大战略举措,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因此,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共同推进,全社会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自觉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