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全面屏会成为未来手机的标配吗?

虽然屏下摄像头还不够成熟,但iPhone四年不变的“刘海”已经逐渐改变了消费者的想法。

手机的外形在四年内会有怎样的变化?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自从2017年iPhone X发布后,苹果就开始像牙膏一样更新产品,尤其是正面Face ID“刘海”设计。即使很多人吐槽,但在iPhone 11和iPhone 12发布后,并没有改变。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在Android阵营的时候,就会发现,在过去的四年里,手机厂商不仅一步步把屏幕做大,还打算把前置摄像头一起抹掉,向真正的全面屏形式扩张。在这个过程中,离屏相机的技术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OPPO首次展示了屏下摄像头的概念技术。通过将手机正面的摄像头隐藏在屏幕下,实现了手机正面无孔的真全屏造型。

此后,手机厂商在该领域展开技术冲击,包括华为、中兴、小米、OPPO、vivo、三星等国内外手机厂商都提出了不同的专利技术。同时,维信诺、BOE、华星光电等供应链企业也开始研发。

两年多后,这项技术现在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在7、8月份的新机浪潮中,中兴、小米、OPPO、三星等厂商不仅会带来带屏下摄像头的手机,还会进一步拉开苹果和安卓手机的设计差异。但是为什么手机厂商对这项技术情有独钟呢?用户愿意为此付费吗?国产厂商能以这种技术追上苹果吗?

或许很多用户还记得,2017秋季iPhone X发布后,很多手机厂商开始效仿苹果的“刘海”设计。无论是当时的高端旗舰,还是当时的入门级手机,手机打苹果“刘海”的脸都是一种潮流。

但其实那时候安卓厂商的模仿大多要苹果造型,却学不会苹果的内神。原因是苹果为了把前置摄像头、红外镜头、泛光传感器、点阵投影仪等部件放进手机,采用了刘海设计,而安卓厂商大多只是把前置摄像头和环境光传感器放在这个刘海区域。相比苹果,安卓厂商只是为了模仿而模仿,甚至因为过于夸张而被用户吐槽。

这种情况很快在2018下半年开始改变。Android厂商开始尝试各种方案来突出自己的设计,也逐渐抛弃了刘海。

(OPPO和vivo采用弹出式设计,实现手机全面屏)

比如当时市面上有一系列的设计,弹出式摄像头、滑盖摄像头、前置打孔屏、前后双屏等。厂商神奇的背后,其实是他们发现的“财富密码”:与其学苹果却学不到精髓,不如走上真正的全面屏之路,比如同月发布的OPPO Find X和vivo NEX手机,各自采用不同的弹出式摄像头方案,实现手机正面全面屏的设计。小米和荣耀采用了滑动设计隐藏前置摄像头。

市场对全面屏手机也给出了不错的反馈和评价。Find X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冲击5000元价位的国产手机,首次出现了一台手机难卖的现象,发售两个月后就达到了30万台,成为当时4000元以上手机销量榜的第三名,仅次于苹果,高于华为P20 Pro。vivo推出的NEX S手机也进入了销量榜第六名,可见用户对真全面屏手机的认可。

然而,弹出式相机和幻灯片相机都有一些固有的缺陷。由于机械结构的加入,这些手机无法达到足够长的使用寿命,也无法防水。从用户的直观感知来看,这些手机比普通手机要重,很难通过技术升级。

所以虽然弹出式摄像头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但是这种实现全面屏的方案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妥协而逐渐被厂商放弃,但是厂商也开始寻找其他替代方案来实现全面屏。屏幕外摄像技术是制造商在未来最有可能找到的方法之一。

原则上,屏下拍照技术早已进入每个人的生活。现在很多安卓手机采用的“光电式”屏下指纹技术就是把摄像头放在屏幕下方。当用户的指纹解锁手机时,屏幕会发出强光照亮指纹,然后屏下摄像头会拍摄指纹反射的图案。比对指纹信息后,可以解锁手机。

但是屏下指纹技术成熟后,屏下摄像头技术并没有量产。主要原因是摄影师的手指和脸部对画质的要求不同。摄影师的手指拍的是黑白图像,对画质要求不高。而作为日常自拍的手机前置镜头,不仅要正常拍照,而且对光线和相机分辨率都有硬性指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

首先是透光的问题。当相机放在屏幕下面,屏幕就成了一个天然的“遮光罩”,就像一层薄纱,自然会影响自拍效果。这是各个厂商面临的第一个困难。

小米副总裁卢此前提到:“目前屏幕PPI在400左右,在这个级别,相机内的透光率很低,严重影响拍照效果。如果降低PPI,提高通过率,那么显示区域的PPI和整个屏幕会有很大的差距,导致显示区域出现色块。”

比如中兴通讯2020年发布的Axon 20,是最早量产的采用屏下拍照技术的手机,采用了减少拍照区域每英寸像素和像素数量的方案。但其屏下摄像头在用户自拍时表现不够好,通常存在亮度不足和眩光问题,直到今年7月的Axon 30才得到改善。

其他厂商也采用了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小米展示的技术,通过缩小单个像素来实现更高的屏幕透过率。在vivo申请的专利中,他们使用PMOLED材料作为摄像头位置显示材料。因为PMOLED本身透光率高,可以提高自拍效果。

此外,OPPO、魅族等厂商也提出了自己的相关专利,但原理上差别不大。一种尝试是减少像素数,另一种是减少单个像素。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透光率。

另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是屏幕显示效果的问题。因为屏下摄像头的技术是通过减少像素数或者像素来隐藏摄像头,如果手机整体分辨率太高,对摄像头面积每英寸的像素数会有更高的要求,影响进光量,所以厂商只能尽可能的降低分辨率来实现正面屏幕的一体化观感。

以推出两款屏下拍照手机的中兴为例。2020年推出的Axon 20和2021推出的Axon 30都是6.92英寸1080p的分辨率,在接近7英寸的手机上采用1080p的分辨率,其实是为了尽可能满足屏下摄像区域的每英寸像素要求。对于用户来说,同样大小的其他人,

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是新技术的突破,从弹出式摄像头到离屏摄像头,使得手机能够以更好的方式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项技术的明显优势:

1,屏下摄像头实现了正面屏幕的完整观感,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影音娱乐都有更好的观感;

2、由于一体化设计,屏下摄像头可以让手机全面屏,实现防水;

3.与机械结构的弹出式摄像头相比,离屏摄像头可以减轻手机的重量。

不过,虽然中兴这两年连续推出两款屏下拍照手机,但是作为主要手机厂商的小米、OPPO、vivo还是比较谨慎的。一方面,高分辨率屏幕和高像素前置自拍摄像头已经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为了实现屏下摄像头而牺牲这两个部分,显然过于激进。另一方面,这些大厂也在等待技术进一步成熟,继续内部迭代,为各厂商的水货高端产品埋下了伏笔。

纵观目前的手机市场,以屏下摄像头为卖点的中兴Axon 20和Axon 30价格都不高,集中在2000-3000元价位。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卖点是有吸引力的,但如果把手机价格提高到4000元以上,用户是否愿意为此买单,还是个未知数。

某知名数码博主对商业数据学院表示,从目前来看,普及离屏拍照的技术还需要时间。以前因为技术不够成熟,手机前置摄像头效果变差,所以手机厂商打高端有风险。“这更像是数字圈的一个高点。”

市场反馈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售价为2198元的中兴Axon 20在JD.COM官方商店的评论超过5000条。按照一般消费数码产品1:10的比例计算,这款手机在JD.COM的销量约为5万部,从7月份Axon 30发布至今已经达到65.43万部。

然而,小米和三星等制造商希望利用这一技术进一步扩展其高端产品线。目前,据说小米将于8月10发布的小米MIX4和三星将于8月11推出的Galaxy Fold 3都将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这似乎证明了技术已经改变到可以使用的水平,但这些产品并不仅仅是这个大卖点。从目前官方宣传来看,小米MIX4会有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好的拍照系统。

搭载屏下摄像头的安卓手机终于可以再一次和iPhone划清界限了。作为手机达到全面屏的重要途径,新技术的成熟可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快,但我们或许可以从屏下指纹技术看到屏下拍照技术的成长。起初,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只在部分手机上配备,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几乎已经成为安卓手机的标配。作为安卓厂商的发展重点,屏下拍照技术可能存在于中高端手机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