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氨基甲酸酯、重金属汞、非金属砷有什么毒性作用?
一些酯烷基和芳基磷酸酯类化合物仍具有迟发性神经毒性,因为有机磷农药在体内抑制了靶标酯酶(神经毒性酯酶),使其“老化”,从而引起迟发性神经病。这种毒性作用与胆碱酯酶活性无关。
微胶囊形式的有机磷农药的持续释放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是引起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蔬菜农药残留的重点检测品种。酶抑制法是一种基于其对昆虫毒理机制的检测方法。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毒理机制相同,都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Ach)和羧酸盐的积累,影响昆虫的正常神经传导,导致死亡。
砷及其化合物可被呼吸道、消化道和面板吸收并进入人体。血液中95%-99%的砷与红细胞中的珠蛋白结合。组织中的砷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胃肠壁、肌肉等。面板、头发、指甲和骨头都可以作为砷的固体储存库。体内的砷主要从肾脏和消化道排出,也有一部分从面板、头发和指甲排出。砷的毒性作用是砷离子在体内与酶蛋白分子结构中的巯基和羟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当丙酮酸氧化酶、胆碱氧化酶、转氨酶、α-甘油磷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或细胞色素氧化酶被抑制时,它们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影响呼吸和氧化过程,使细胞病理化,并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此外,砷酸和亚砷酸可以在许多生化过程中替代磷酸,从而解耦氧化磷酸的过程,减少高能磷酸键的形成,从而干扰细胞能量代谢。代谢紊乱可首先伤害神经细胞,引起中毒性神经衰弱症状和多发性神经炎。砷还可直接损伤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还可作用于血管的血管舒缩中枢,使血管壁平滑肌麻痹,通透性增加,血容量减少,加重器官损害。硫化砷,如雄黄、雌黄,难溶于水,毒性低。三氧化二砷水溶性高,毒性最强。三氧化二砷和三氯化砷对眼睛、上呼吸道和面板有* * *作用。砷化氢中毒的机制完全不同: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导致过氧化物生成和溶血;也可能是砷与巯基结合,损害了红细胞膜的钠钾泵功能。急性肾衰竭常发生在大量血管内溶血之后。砷中毒剂量为5 ~ 50毫克,致死剂量为60 ~ 200毫克。
汞蒸气很容易穿透肺泡壁的含脂细胞膜,与血液中的脂质结合,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汞在红细胞等组织中被氧化成Hg2+,并与蛋白质结合积累,很难再被释放出来。金属汞在胃肠道几乎不被吸收,仅占食物摄入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汞盐在消化道的吸收量约为10%。汞主要通过尿液和粪便排泄,唾液、乳汁和汗液也有少量排泄,肺部分配很少。汞在体内的半衰期是60天,汞盐是40天左右,前4天排泄量大。
汞离子易与巯基结合,使巯基相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失活。汞还与氨基、羧基和磷酰基结合,影响官能团的活性。因为这些酶和官能团的活性受到影响,细胞的生物活性和正常代谢受到阻碍,最终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近年来研究发现,汞对肾脏的损害主要是由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引起的。汞还会导致免疫功能障碍,产生自身抗体,导致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
为什么非金属砷是重金属五毒之一?砷具有两亲性,非金属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具有金属属性,俗称“五毒”。这五种元素都是重金属。
这些有毒元素不会被水中的微生物降解,而是会不断扩散、转移、分散、富集。富集的重金属在人体内产生更大的毒性,化学上称之为“毒性放大”。
20世纪50年代初,在日本水俣县,人们发现一些猫无缘无故跳入河中。后来,有的女人突然变得麻木、精神错乱,一会儿睡着,一会儿变得兴奋,痛苦地尖叫,最后死去。这种不知名的疾病后来被称为“水俣病”。通过环境工作者的研究,发现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汞污染。由于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含汞废水,人们食用受汞污染、富含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从而造成消费者大量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在这次中毒事件中,有283人汞中毒,其中60多人死亡。在天然水中,如果每1升水中有0.01毫克的汞,就会对人体产生强烈的毒性,并可通过食物链在体内放大。汞一旦以有机汞或甲基汞的形式进入人体,立即与人体内的酶发生反应,分解酶并使其失活,还可侵入大脑和胎盘的供血组织,不仅危害人脑,还可遗传给胎儿。
镉在人体内长期积累后,会引起高血压,导致心血管疾病。比如日本发现的“骨痛病”,就是因为镉积累过多,会造成肾功能不全。如果骨骼中的钙被镉取代,骨骼会软化,这种疾病的潜伏期可长达10-30年。
既然这“五毒”有如此恶劣的毒性作用,人类是否可以在没有它们存在的情况下完全隔离这些物质?不,微量金属元素是动物、植物和人体所必需的。比如适量的铬可以转化人体血液中多余的糖分,预防糖尿病。如果人体组织中的铬减少,会严重降低人的食欲。
此外,这些金属也是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汞是五毒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如温度计、压力表、电器设备控制仪表中的大电流开关等。在农业上也广泛用作杀菌剂,防止木材腐烂等。镉广泛用于油漆颜料、电池和摄影。
其离子具有高度氧化性,可使动物蛋白质细胞变性。虽然不是金属,但是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和非金属的边界,单质有金属光泽,看起来像金属,但是外观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它的属性有金属特征。
聚氨酯用英语怎么说?
英语语音:/,p?丽珠?,θein/
美音:/,pɑl?jur?,θen/
氨基甲酸酯中氨基的程度与异氰酸酯的反应。苯胺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是国外生产MDI完全成熟的技术路线。反应物用碱中和,然后蒸馏得到二苯甲烷二胺(MDA)。MDA溶于溶剂后,光气化生成4.4-MDI 2.4-MDI 2.2-MDI或混合PMDI,然后蒸馏精制得到纯MDI。游离胺与光气的反应是MDI最重要的方法。在反应之前,将胺溶解在惰性溶剂中,在低温下连续加入相同溶剂的过量光气,形成氨基甲酰氯和胺盐酸盐浆液,然后加热到高温,引入过量光气,直到获得澄清溶液。该反应在约20%的溶液中进行。为了减少副反应,光气必须在50%以上。光气对人体有毒,有致命性,所以中央政府严格控制。而且光气法生产投资大,运输储存不方便。产生的氯化氢对设备腐蚀严重,生产要求苛刻,操作风险大,设备维护困难。如今,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替代光气的方法。
孟山都公司已经发布了一项专利。TDI和MDI采用非光气法生产,如胺法、二氧化碳法和脱水剂法。该反应在几乎常压和低压下生成氨基甲酸酯,然后用五氧化二磷和三乙胺作为脱水剂脱水生成异氰酸酯。从整个反应来看,未来的主导方向是催化羰基合成氨基甲酸酯,然后热解为MDI。据报道,德国巴斯夫公司已经在比利时和美国建立了氨基甲酸酯工艺的工业生产设施。根据旭硝子公司报道的数据,非光气法的生产成本比光气法低20%。
氨基甲酸法是先将苯胺和氨基甲酸酯制成苯胺氨基甲酸酯,然后在硫酸的存在下与硝基苯混合形成MDI混合物,再蒸馏得到成品。
苯胺首先与一氧化碳、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苯胺甲酸乙酯(EPC)。然后EPC和甲醛溶液浓缩生成双核亚甲基二苯基氨基甲酸酯(MDV),产物热解生成MDI和乙醇,产物循环用于羰基化。
在反应过程中,苯胺的存在可以减少硝基苯的羰基化反应,提高氨基甲酸酯的产率。为了让反应顺利进行。甲醇通常过量。原料投料比为:甲醇:苯胺:硝基苯:催化剂13.5:1.0:1.0:0.002,在CO压力6.87Mpa,160℃下反应3.5h生成EPC。所用催化剂为新的羰基化合物,反应液快速排出,送至下罐。
过量的一氧化碳和副产物二氧化碳被送到搅拌反应器中,以促进溶液和有机物质的混合。该反应由感应线圈加热,在甲醛溶液/硫酸层和EPC/有机层的界面上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75℃,常压下生成中间产物MDV/PMDV。
然后反应物进入有机物/溶液分离器,大部分H2SO4催化剂被分离出来循环使用。用水洗涤有机层以除去残留的硫酸和未反应的甲醛。
反应混合物含有未反应的EPC、MCV/PMDV、有机溶剂和反应中间体、来自有机/溶液分离器的流出物和液体促进剂,在75℃和常压下约20min转化为MDV/PMDV。
净化后,产生的MDV/PMDV进入降解装置。在惰性溶剂存在下,反应湿度控制在250℃,压力控制在20Pa,停留时间为65438±0h。连续引入氮气以从反应器中除去过量的甲醇。底部产物被送至MDI萃取塔以分离MDI和副产物多异氰酸酯。
聚氨酯纤维(氨纶)是聚酯纤维吗?氨纶属于聚氨酯纤维,不是聚酯纤维。
聚氨酯纤维和聚酯纤维是两种不同种类的合成纤维。
就好像白俄罗斯不属于俄罗斯一样,就好像小熊猫和大熊猫是两个物种一样。
涤纶就是涤纶纤维!请参见合成纤维分类:
聚酰胺纤维,尼龙,聚酰胺纤维,尼龙,尼龙,聚酰胺。
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
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PVN。
聚乙烯醇纤维,维纶,维纶,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醇。
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
聚氯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氯纤维,聚氯乙烯
PVDC聚偏二氯乙烯纤维
聚乙烯纤维,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乙烯
聚氨酯纤维,氨纶,聚氨酯弹性纤维,氨纶,op。
不是,那是氨纶,俗称莱卡,是一种高弹性纤维。现在很多运动服都是莱卡做的,尤其是泳衣。聚酯纤维的全称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俗称聚酯。刚性好,抗皱性好,但是没有弹性,不适合做运动服。
PU是聚氨酯还是聚氨酯?它的通式是什么?聚氨酯,英文名Polyurethane,简称PU,聚氨酯的简称,我没有化学分子式绘制软件,所以不能给你写通式。它是一种在大分子主链中含有-—NH COO-—基团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你按照名字写应该不难。
TPU胶粒/聚氨酯的联合国编号是多少?TPU原料供应商提醒您,TPU胶粒/聚氨酯的联合国编号是工厂自己编的,意味着只有制造商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