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这个国家历史上的朝代的烙印,皇太极的风起云涌,意义深远

“青”字意为“清”,代表东方的颜色。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清”也象征着满清、大清升至红日,普照大地。同时,当时满清的发源地和大本营都在中国的东方,这也预示着清朝将从东方下手。自幼崇尚儒家思想和中原文化的皇太极,想用“清”字的汹涌含义扑灭明朝的日月之火。

大金成了大清。

元朝继蒙古人之后,另一个马背上的彪悍民族——满族——即将进入中原。

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后被封为可汗,国号“大金”。1636年,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皇城后面的景山(当时叫景山公园)上吊自杀。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率八旗,率领明朝投降的吴三桂入关,击败大顺农民军,占领北京。同年,皇太极第九子顺治皇帝迁都北京,祭奠天地之祖,宣布来到中国。

清朝建立政权之初,使用的是其直系祖先女真在12世纪初建立的“金国”名称。原因是崇尚武力的习俗和传统,因为金属与武器密切相关。那么,当清朝的开国元勋们踌躇满志,剑指中原的时候,他们是如何突然改变性别,选择三水旁边的“清”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从一匹铁马变得柔情似水?

其实根本不是清朝统治者改了性情,而是有另外一层意思在里面。

首先,完颜阿骨打万艳建立的“金国”,由于其在宋朝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中原人民的极大不满。所以改国号有助于向中原人民表示善意;其次,“金”和“清”在满语和汉语中的发音都很接近,不会让人有另起炉灶的感觉;再者,根据“金水”五行,由“金”变“清”,只是符合天地规律的自然延续。

说到这,皇太极还真有点脑子改国名。

但根据一些传说和史书记载,皇太极以“清”为朝名,原因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点。

第一种说法来自八卦,大致意思是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在成名之前的一次逃亡中被一匹小青马所救,但小青马为了救他而死。所以努尔哈赤发誓有朝一日来到人间,一定要取“青”的称号,以纪念小青马。于是,皇太极改国号,以完成父亲的遗愿。

而且按照民间故事添油加醋的传统,这个故事的版本远比我们这里说的要多得多,复杂得多。有些版本还涉及一个叫小青的丫环,一只大黄狗,一群乌鸦,所以这些版本也推断满族不吃狗肉,善待乌鸦的习俗始于此。

当然,民间传说虽然美好,但往往太水了。那么,还有哪些史料记载与清朝的名字有关呢?

我们先来看《清太宗实录》中记载的皇太极的一段话:“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在中国的原名常称为沈竹。丈夫申请的名字是西贝·赵·摩根的后裔,与中国毫无关系。我国建满洲,历史悠久,据说是游戏。从今以后,大家只叫我满洲本名,不能再叫我以前了。”

皇太极所说的这些名字,其实是女真族早期的部落名称,也可以说是姓氏。其中“朱申”是清朝初年文献中出现“女真”的另一种说法,如《满文老当》:“此女用谗言挑动申申之国,导致战争开始。”而“女真”无疑是后来满语的主要来源。当然,到了皇太极,满族已经不是单一的民族了。这个民族应该是一个以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为主体,吸收了东海女真、汉、蒙、朝等民族的新的民族* * *吧。其中,建州女真被认为是正统满族,被称为“佛满洲”;其他民族被称为“车易满洲”。当时,“佛”和“车易”在满语中分别是“旧”和“新”的意思。

按照皇太极的说法,首先他否认满人来自,也就是女真,因为据说他还明确表示“我不是明后金的后裔”。其次,他明确表示“满洲”是未来唯一的民族名称。而这个名字里的两个汉字,和“清”一样,都在三分水旁边,表示和水的密切关系。

清明之争

其实“满洲”一词最早出现在15世纪朝鲜人徐所著的《笔园杂记》一书中,可以往前推约150年,皇太极才被命名为“满洲”。而且据《满清旧文献》记载,这种说法在明朝万历年间也已出现。因此,似乎“满洲”作为一个种族名称并不是皇太极的发明和专利。但明确定义为满人名字的事实,无疑应该记录在皇太极的名字里。

那么,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姓“满洲”呢?原因大概有很多。如果只从“五行吉凶”的角度来猜测,最有可能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金水”。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面对曾经繁华一时的明朝,皇太极又怎么会忘记这个对手呢?那么,“水”和明朝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让我们倒回去一点。刚才说了,根据阴阳“五行吉凶”理论,明朝是“火德”,所以压制了元朝的“金德”。但是,朱元璋似乎并没有神一样的预知事物的能力,他也忽略了复仇这个民间信条。他没有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皇太极从小崇尚儒家和中原文化,也懂得阴阳五行之道,所以才有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以姓氏、国名为水,意为用汹涌的洪水扑灭明朝之火。

诚然,到了清朝的时候,“五行吉凶论”已经非常衰落了,应该说是完全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是,我们前面说过,盛与衰是一回事,有与无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清朝虽然不太重视“吉祥”的传承,但并不代表以皇太极为代表的统治集团不了解这一理论,不使用这一理论,更何况前朝的大量文献中都有相关内容,尤其是明朝属于“火德”这一非常有用的信息。

自然会有人质疑皇太极取姓、开国之名时是否真的取了水。因为巧合确实存在。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呢?

先说字面意思吧。首先,暂且不考虑“满”和“清”两个字,单从“洲”这个字来看,它原本是指江河湖海中的陆地,最初的字形也不是三分水,而是写成了“州”。而加上三滴水的“周”字产生后,“周”就不再代表水中之地,基本上只代表一些行政区划,比如明代的“州县”制,清代的“州县”制。

其次,就满族的起源而言,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大多是高山和辽阔的草原。即使已经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新流动文化”,但据考证,作为满族祖先的“苏申”人,曾经以捕鱼狩猎为生,但总的来说,他们并不是相对纯粹的河湖沿岸民族。那么,如果皇太极选择“满洲”作为姓氏,似乎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周”只是指某一个地区,而被称为“佛满洲”的建州女真,在自己的姓氏中被称为“周”。但皇太极最终的选择是弃“周”而用“周”。这会让人觉得有些奇怪和不可思议:他为什么要加这些水滴?

所以更合理的解释是“水”对他来说一定是有意义的,对人类来说总有意义和理由不足。

当然,由于“满洲”这个名字的满语发音,汉语中一直有类似“舒曼”的意思。对于信佛、懂佛的人来说,“文殊”犹如惊雷,因为正是“文殊菩萨”教导、引渡了无数僧人,才修得正果,到达彼岸。因此,文殊菩萨成了智慧和清明的化身。所以也有观点认为,皇太极将姓氏命名为“满洲”,大概是“精魂之主”的意思。

“清”的多种含义

此外,还有一种意见是出于水的困扰,直接从方位上讲“清”的含义。

我们知道,根据五行学说中四个方向与颜色的匹配关系,东方是蓝色的。就像《说文解字》对“清”的解释:东方色彩也。当时满族的发源地和大本营都在中国的东部。所以这个意见的要点是“清”和“清”是相通的。所以“清”这个称谓,不仅意味着满清的发源地,也象征着满清和以前一样,升到了红日,普照大地,生命力越来越强。

但是,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这一切恐怕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手段,也可能是蛊惑人心的伎俩。因为,任何手段都阻挡不了任何一个王朝的衰落,秦煌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及众多极具才华和胆识的皇帝和接君,都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