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前叉的冲击强度

前叉是一个独立的机械系统,每个前叉都有每个前叉的工作特点。

如果你的骑行特性与前叉的工作条件相匹配,那么前叉就会发挥出它最大的优势。骑自行车的人也会互相补充。

MARZOCCHI根据强度将骑行分为TC、XC、AM、DJ、FR、DH、FRX。

即旅行、越野、全地形、颠簸、自由骑行、下坡、落山。

这个怎么分?根据骑行者在道路上的骑行速度和道路的颠簸程度来划分。

比如同一条山路,可以越野,也可以FR。就是看你能达到多快。

很快你使用越野车会很不舒服,很不安全,所以你必须换成FR车。

比如也有可能在DH的赛道上用FR骑行,但是由于车型的限制,你的速度达不到你实际的下坡水平。诸如此类。

这就到了车的种类,车种的区分主要在车架、前叉和刹车(其他也很重要)

和一些很近的车,区别就是前叉。比如am的车和light FR。

MARZOCCHI致力于前叉的精细分类和制造。对于前叉来说,防磕碰的特性是前叉的本质区别。

比如一个带SSVF的叉子,正反气囊,轻量化设计,行程短,回弹细腻,适合“连续小对抗”,所以这个叉子适合越野。

带SSV的前叉,粗短的内胎,高强度重重量保证,正反回弹减震设计,适合“单点大对抗”,所以这种前叉适合颠簸,dj系列产品就是这种设计,适合一点落地的跳跃对抗。

再比如,FR骑行的特点是在山路上跑得快,但也爬坡。叉子的工作状态是“持续对抗”。叉要行程长,灵敏,智能分级反弹,曲线飘高,至少要用ssvf,hscv等弹性技术,叉体要结实抗扭。Z1和T系列正好符合要求。

至于DH和FRX,则是“单点加持续对抗”。hscv和motocycle技术就不用说了,888,66,T,颤栗,monster都是用来做这个的。

如果你喜欢摔桌和攀爬,那么你可以选择DJ叉,不是很细腻,但是单点对抗才是强项,而且这是一劳永逸干水泥地玩家的首选。

如果你喜欢批量爬楼梯,在街上快速跳跃骑行,灵活而不失技巧,那么Z1系列是首选。手柄细腻轻巧,叉子结实,回弹柔软,持续抗磕碰能力强。

使用Z150 FRSL 04的时候,感觉在街上的表现非常流畅!!!

Z1针对的目标人群是FR。偏DJ,所以他的特点比较柔中带刚。重点在于乘坐舒适性和对连续颠簸的吸收。利用ETA功能,由于自身重量对上坡的压力,可以自动将队形从130压缩到100左右。尤其是Z1 FR1。双HSVC系统。基本上就是888或者66的缩小版。

DJ的目标是飞包和楼梯。倾向于FR的主要特点是最初的尝试阶段比较辛苦。适合承受大的冲击。调整不多。只有一个篮板。因为飞包在街上玩的场地条件比较简陋。所以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就不需要经常换了。

在力量上。没有太大区别。因为两个叉子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你甚至可以用DJ,JR T,Super T来交换Z1的底管。

至于费杰。DJ更好,反应更快。Z1更适合上山或在街上玩时对前叉回弹要求高的司机。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叉子?

Marzocchi的SSV(速度感应阀)没有自带的回弹调节,但是可以通过外部操作进行调节,比如DO和DJ,EXR,MX等。适用于冲击较大且不是很颠簸的路面,或者在越野路面上能起到一定的防卸作用。

Ssvf(浮动速度感应阀)有自己的回弹调节,和spv的作用一样,回弹随行程变化。AM,Z1,T系列等。大多用这个。FR处理路面起伏非常出色。至于888、66、Z150、ST、Monster等高端叉使用的hscv(高速压力感应阀)。,已经是智能联动快放阀结构,非常适合应对大小差异较大的颠簸,是marzocchi在摩托车界的王牌(mzchmotofork是哈雷的车)。所以之所以这么多下坡高手用888rc(但是888vf用的是ssvf技术),是因为888rc已经可以提供越野摩托车的高速和颠簸对策了。

一个叉子有两大技术指标。

第一部分是外形结构设计,包括所用材料、加工和机械设计。

这就决定了叉子有多结实,结实还是轻巧。短壳、M宽版、反叉桥、双叉桥、反推力等等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利技术。

这部分内容广泛,技术含量低,容易复制,价格低。所以不同品牌的叉子放在一起,从外观上很难判断质量。最多能看出他们强不强。

第二部分是内腔润湿回弹技术,这是重点。手感来源于这一部分,前叉在你的骑行模式下能否达到良好的减震、防滑抓地力、抗冲击、抗连续颠簸等等完全来源于这一部分。这就是大品牌叉子贵的地方。所谓油、气、弹簧、气弹簧、双气等。只是一个粗略的分类。比如纯弹簧可以实现ssvf,气弹簧也可以实现ssvf,一个叉也可以同时弹簧,或者同时hscv。叉子要动要防震,就要有好坏动作和防震效果。可以说效果是肉眼看不到的,只有内部的设计才能保证有好的效果。SPV,ssv,ssvf,hscv,ETA,ECC,TCP等等都是这个领域的技术。

叉的第一部分很像,因为肉眼看不到的第二部分的区别,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第一部分是好叉子的基础和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叉子的精髓和灵魂!!

有些新兄弟往往只看叉的外面,对叉的内部不太了解,所以选不到合适的叉,或者说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SID要3000元,一个888rc要8000元。

山地车的骑行模式其实就是骑行速度和颠簸程度的结合。

比如你是高速减速带,中低速减速带,高速减速带还是中低速减速带?

比如高速颠簸就是我们所说的DH和一些剧烈的FR,这就是这种骑行模式的特点。路面起伏很大,速度很高。基本在30 km/h左右,这个时候叉子要承受的各种力都是非常大的。前叉必须能快速适应连续颠簸,灵敏舒适。相应的,智能弹性体如hscv或ssvf可以胜任。

另一个例子是高速减速带,这是XC和一些FRs骑行的方式。叉子非常灵敏舒适,XC也很轻。Ssvf在这里很受欢迎,正反气囊设计的叉也很适合。

业余骑行和普通越野骑行的基础速度都不是很高,颠簸也不大。基本上遇到大颠簸速度会慢下来甚至推车,所以这种骑行可以胜任任何岔道甚至硬岔道。Ssv就够了,纯空气无负气囊的叉也合适。所以普通mzch叉都是采用ssv或者纯空气,没有负气囊。

低速大颠簸是典型的土坡跳和山崩。敏感也没关系。只有瞬间抗住大冲击的叉子才能胜任。因此,DJ系列产品采用了弹性体SSV等高端设计。怪兽系列直接采用越野弹性体。

因此,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骑行特点来选择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