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药物选择方案

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其中大多数(90%以上)是二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所以一定要选择胰岛素治疗或者胰岛移植,使机体产生胰岛素。二型糖尿病是不同的。其发病的初始因素可能是胰岛抵抗,随着病程的进展,最终会伴有胰岛素缺乏。当这两个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显性糖尿病,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胰岛素失效。

一般来说,糖尿病的病程分为四个阶段。即遗传易感期、糖耐量受损期(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和糖尿病晚期。在前两个阶段,由于糖尿病尚未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一级预防的方法,包括饮食和运动疗法以及改变生活方式。在糖尿病方面,应采用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等综合疗法,其中药物治疗应采用阶梯疗法,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更经济,堪称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方案。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阶梯治疗的理论基础,因为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使胰岛功能进行性下降。因此,我们的对策一方面是尽早使用胰岛素增敏剂降低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是避免过早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尽可能保护胰岛功能,保证每日生理胰岛素需要量。其目的是控制代谢紊乱和预防并发症。具体方案如下:第一步,使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胰岛素增敏剂,配合饮食、运动治疗糖尿病,如果失败,可以进入第二步;第二步,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和餐后血糖调节剂,如罗格列酮和胰高血糖素或倍欣或诺和龙,如果失败则选择第三种治疗方案;第三步,加入胰岛素增敏剂和餐后血糖调节剂,然后加入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果无效,可以进入第四步治疗方案;第四步,口服药物结合胰岛素治疗,根据胰岛素缺乏的程度,采取胰岛素补充治疗(每天1 ~ 2针)或胰岛素替代治疗(每天3 ~ 4针)。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会议发布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西太平洋地区糖尿病治疗建议》,从诊断、治疗、控制目标、代谢综合征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规范性指导意见。

糖尿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血糖升高。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在肥胖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体组织不能使自身的胰岛素产生相应的降血糖作用,血糖相应升高,医学上称为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加速了胰岛素抵抗,使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起高血压和高血脂。因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被称为“死亡四重奏”,它们的共同来源是胰岛素抵抗。因此,治疗的关键是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治疗建议除了强调科学的生活方式、运动减肥、控制发病初期的胰岛素抵抗外,还提出了血糖、血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特别推荐以文迪雅为代表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作为治疗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一线基本药物。对于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文迪雅也应作为首选。据悉,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的医学专家文迪雅经过20年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种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获得了2001年度全球药物研究学会奖。近年来,已在全国数百家医院使用,可有效减少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甚至停用胰岛素。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什么优势?

问:近年来,人们对用中医治疗糖尿病越来越感兴趣。赵教授,您能谈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吗?

答: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由来已久,5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后来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辨证体系。人们对DM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肺燥胃热肾虚”、“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等理论。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血虚是并发症的主要原因,阴阳两虚是发展趋势,湿热瘀阻是病程的证候变化。因此,采用补肾健脾、调理肝胃、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多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在改善症状、降低血糖、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初步显示了中医药的巨大优势,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问:赵教授,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吗?

答:第一,注重整体调理,辨证施治。中医认为,DM的发生是在阴虚的基础上,结合饮食不当、嗜肥甘、情志失衡、劳累过度等外界因素。脏腑涉及肝、胆、脾、胰、肾和胃。因此,治疗强调阴阳平衡,整体调节,使胰腺功能恢复,起到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低血糖,又能预防低血糖。中医治疗糖尿病重视辨证论治,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症状,甚至不同的季节、生活环境,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同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降低血粘度,从而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改善症状明显是治疗的一大优势,如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四肢麻木、水肿、便秘、腹泻等。,服用中药后可迅速缓解或消失。与西药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联用,可明显增强其降糖作用,减少其用量和副作用。

第三,有多种治疗方法。近年来,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出现了针灸、推拿、按摩、外治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

四是对慢性并发症有显著疗效,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等。中医药能有效治疗和遏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问:针灸是中国医学的一个特色。赵教授,针灸可以治疗糖尿病吗?是不是每个DM患者都适合针灸治疗?

答:针灸治疗糖尿病在古代就有记载,现代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来更受重视。针灸治疗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疗效,但必须选择适应证。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针灸治疗。请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针刺治疗有效,而65438。2.各种急性、严重并发症患者慎用或禁用针灸治疗,皮肤感染患者禁用针灸治疗。3.针灸治疗期间,还是要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继续用药。此外,中药的外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日,由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中医医院和开封市糖尿病医院合作研发的脐腰治疗带和糖尿病离子导入机获得国家专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问:一些广告已经确信XXX药物可以治愈糖尿病,你不需要控制饮食。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是正确的吗?

答:作为一个DM患者,急于有效控制病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目前为止,DM还不能治愈,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有人说现在DM可以治好了,这很可能是夸大其词,甚至可能是假巫医。DM患者一定不要轻信谣言,随意终止正规治疗,这样会耽误病情,甚至酿成大祸。至于想吃什么,就更不合理了。众所周知,血糖的来源主要是由你吃的食物提供的,所以合理的饮食是治疗DM最基本的方法。如果不控制饮食,即使是最好的治疗方案也很难控制病情。所以在此提醒广大DM患者,不要相信不切实际的广告。如果生病了,请到正规医院就诊。我相信通过正规有效的治疗,你会和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