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贸易的类型

第一,技术和软件贸易的方式

这种交易不包含任何“硬件”交易。它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国际许可协议

这种贸易是国际技术贸易中最重要的方式和途径。这种贸易一般是通过许可协议来完成的。许可协议是一种以专利和商标的使用权为交易对象的合同。日本东洋人造丝公司高价买下美国杜邦公司的专利授权,生产销售尼龙产品,用两年时间在日本和东南亚打败了杜邦公司。这种许可贸易与专利和商标制度密切相关,因此是典型的产权贸易。

2.国际技术服务合同

对于这类合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世界工业产权组织(WIPO)对这类贸易都有规定。简而言之,这类合同是指与已经公开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或先进技术达成的协议。

在以专利和商标为客体的贸易中,为了实施专利和商标下的技术,往往需要补充技术服务。另一种技术服务合同有时是转让纯技术诀窍所需的协议。在专利许可贸易中,也可以规定技术服务的条款,而不必另外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在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项目中,业主聘请咨询工程公司解答一些项目中的技术课题或提供一些技术服务。

第二,软硬件结合的技术贸易

设备的销售一般称为硬件贸易,但设备一般包含技术软件的贸易。

1,买卖成套设备或工程同时买卖技术。

我国成套设备的引进包括技术贸易。这种技术贸易是通过承包或交钥匙工程完成的。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与项目合同相结合。

2、关键设备进口合同技术交易。

关键设备的交易合同包含专利或专有技术的转让。营口某纺织厂从日本、意大利进口关键设备,辅助设备国产。经过技术改造,创汇数千万美元,比单纯引进成套设备提高了很多效益。

3.通过租赁进行技术贸易。

这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一种新途径。租赁的先进设备本身包含工业产权或技术诀窍,所以这种租赁业务也包含技术贸易。

4.补偿贸易中的技术贸易。

这是一次国际融资技术贸易。在这种贸易方式下,一方以信贷的方式向另一方提供技术硬件,即机器设备,后者以使用该设备生产的产品(双方确认的其他产品或服务)进行阶段性补偿。这是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增加出口,但是学不到先进的管理方法。

5.合作开发模式下的技术贸易。

双方利用各自优势进行科技研究合作,或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 * *同投资,* * *同确定开发项目和计划以及开发方式。研究成果归双方所有。这样还可以学习一些管理技巧,引进先进技术或者先进仪器设备。

第三,国际投资包括技术贸易。

比如,我国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都规定了引进先进技术:外国投资者必须以适合我国需要的工业产权和非专利的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投资。这里的技术投入也是技术的资本化。国外技术投资有三种基本方式:

1,技术构成资本股

这种做法应该谨慎使用。当必须使用时,应限制技术股的比例和短于合资合同有效期的委托期限,以防止合资合同到期和投资的技术部分过时但仍被分割。

2.合作经营模式下的技术贸易

合作经营的一方提供专有技术或先进设备、材料和外汇资金,另一方提供辅助设备、场地和劳务以及配套的本国货币资金。也是双方合作生产经营的一种技术贸易方式。因为合作也教授管理技能和技术诀窍。在拟定这种合作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双方的产权、技术诀窍、实物投资虽然不需要以货币计价,但也必须在合同中约定各自的技术分成,让双方按一定比例分配利润。

3.合资、合作企业应与合作方另行签订技术许可或技术转让合同。这样就避免了工业产权或者技术诀窍变成股权,分享利润的情况,所以更划算。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的通知

加强国内外创新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鼓励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与上海有关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支持本地跨国企业在上海设立和培育全球R&D中心和实验室,加强联合研究,进一步发挥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

探索允许外国企业、机构、合伙人或者个人参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自贸试验区设立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投入或者产出等相关科技服务的非企业机构。

鼓励上海高科技园区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共建合作园区,相互设立分基地,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利用两地优势资源孵化创新型企业。用好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国家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吸引全球企业在上海发布最新创新成果。搭建国际技术贸易合作平台,发挥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作用,完善国际科技服务体系,形成科技创新成果发现、对接、项目储备跟踪的国际化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