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柔性混凝土的研发?
课题应该是Xi建筑科技大学邓明科老师团队研究的高延性混凝土。我室友是他的学生,他的科研就是高延性混凝土的各种实验。现在外界也把这种技术变成了一种灵活的具体应用技术。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科学应用研究。
高延性混凝土的研究始于汶川地震之后。邓明科教授看着灾后被毁的建筑,萌生了一个想法,投入到高延性混凝土的研究中,希望研发出一种可以弯曲的混凝土,从而避免很多建筑受损。经过十几年的磨练,我们终于有了突破。团队日复一日不断实验,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科研论文,让这项技术更加成熟。目前,高延性混凝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房屋加固、建筑施工结构等方面,团队已获得70多项相关国家专利。经陕西省科技厅鉴定,认为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延性混凝土试验的主角是云南特色建筑吊脚楼(俗称戴楼)的缩尺模拟。当振动台输入震级为9级时,由高延性混凝土制成的戴大厦仍然屹立不倒,有力地证明了高延性混凝土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延性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抗裂性和抗损伤能力,其抗拉性能是普通混凝土的200倍,这也是它被称为可弯曲混凝土的原因。团队建议,在砌墙过程后,只需要1.5厘米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就可以完成房屋重建,避免了房屋在地震灾害中的损坏,同时节省了工期。这项研究对我们的生活真的很有好处,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