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日本人发明的?

中国在古代发明了方便面的雏形,类似于现在的挂面,而现代意义上的方便面是日本人发明的。

早在方便面发明之前,在古代,东西方的人都是炒熟面条,配汤食用。在中国,类似的面食被称为“意面”或“傅毅面”(也就是台湾省所说的“意大利面条”)。相传清代易炳寿在家为母亲祝寿。由于客人众多,厨师着急之下误将煮好的鸡蛋面放入沸腾的油锅,只好舀起来配汤端上桌。因为客人们吃完后赞不绝口,这道菜就流传下来了。早期的方便面仍然用一面和傅毅面包装。

据说第一个做出方便面的人是中国扬州一位名叫易的知府的厨师。他加了面粉。

加入鸡蛋,卷成薄片,切成细丝,放入水中煮沸,立即放入油中炸干。这样处理的面条可以随时用热水浸泡,吃起来非常方便。

至于非油炸方便面,可以追溯到中国西汉三年(205年前)韩信军发明的面条。韩信率领654.38+万大军在靠近黄河的河阳,准备进攻河东的西魏国王魏豹时,为了解决军粮供应问题,发明了将荞麦粉和小麦粉糊起来,煮成八成熟的大饼子,切成宽条。这种面包不仅方便随身携带,而且只要用水煮就可以吃,所以也可以算是方便面的最早形式,就像中国古代的烟叶是香烟的最早形式一样。

现代方便面,已经成为速食产品,是台湾日本人安藤百夫于1958年在大阪府池田市发明的,因为吃一碗拉面要排长队。安藤百夫发明方便面后创办日清食品公司,销售“拉面鸡汤”(香港称“日清面”;中国大陆是“日清始祖鸡汤拉面”),原价35日元,但马上出现仿制产品,导致降价竞争。

安藤很快意识到,为了保持新产品的声誉,市场必须标准化。1960年打赢了方便面的版权官司,次年注册了“鸡辣面”商标。1964年,安藤成立拉面行业协会,将方便面专利转让给行业。安藤表示,此举是为了将产业做大,从而为普通人提供价廉物美的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