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危机蔓延!丰田大规模停产的背后,是日本味精厂在“捣乱”吗?

近日,丰田宣布,日本丰田工厂15的28条生产线因零配件供应不足,将暂时停产14的27条汽车生产线。果然,在全球芯片危机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的霸主撑不住了。

但罗叔查阅资料后发现,有人认为芯片荒的背后是日本的一家味精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像芯片这样的高端科技产业,怎么会和食品添加剂扯上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去年冬天说起。

其实从5438年6月+2020年10月开始,全球芯片危机已经非常严重了。到什么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经济产业链中至少有168个行业处于危机之中。当然,这个时候,作为罪魁祸首的美丽国就傻眼了,因为据权威人士估计,他们当地产业遭受的损失将高达6543.8+0358.5亿美元。

没想到,因为他们想阻止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一场由他们发起的“芯片大战”竟然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在全球经济中掀起了一场飓风。值得注意的是,福特去年表示,如果明年还没有芯片,只会中断汽车生产。发生了什么事?显然卡在了中国企业的脖子上。为什么你家后院会出事?查,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开始了紧急调查。结果他们发现是日本的味精厂。

一个是人们餐桌上调味的必需品,一个是集成电路的载体材料。这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东西,其实是一家公司做的,是世界十大食品公司之一,日本味千公司。但是一个做味精的公司怎么去开发半导体材料呢?会不会是它的创始人慧眼识珠,看到了半导体的未来可期,所以投资了?哎,罗叔查了一下资料,发现真的不是。

1908年,一位日本化学教授池田富道(Tomimichi Ikeda)发现海带中一种叫做谷氨酸钠的东西是让汤变得美味的真正成分,于是池田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这一发现让一位名叫铃木·萨布罗苏克的商人看到了商机。于是他找到了池田教授,两人一拍即合,然后他成立了“味之祖”公司,主要生产味精。

味精刚出现的时候,其实市场是趋之若鹜的。当时东京街头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可见其流行程度。但在生意上,卖得多并不代表他们赚得多,生产技术的不成熟直接导致味精原料利用率甚至达不到50%。据统计,当时他们生产味精1吨,所用原料3吨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处理2吨多的垃圾,成本和收益远远不成比例。

于是在1970年,卫志素派了一个叫竹内孝治的年轻人去研究那堆废物,看能不能找到新的赚钱方法。这项研究令人惊叹。武内崇发现这堆废料实际上可以用来制造耐热和绝缘的树脂合成材料。

恰好当时的芯片行业在封装工艺上也面临着耐热绝缘技术落后的问题。发现这一情况后,竹内回到味精厂,将自己的树脂合成材料压缩成薄膜,送往芯片厂商。这就是风味元素积累膜的诞生过程,即芯片封装技术ABF技术。

要知道,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集成电路的芯片都采用了日本味千集团的ABF技术。同时,这也意味着一旦味千的ABF生产出现问题,全球芯片产业链几乎都会相继受到打击。所以当美丽国度循着“线索”,最终找到全球芯片短缺的“罪魁祸首”时,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真的是香精在幕后“捣乱”吗?答案其实只有全世界的人知道。

从2018开始,ABF的市场缺口逐渐扩大,到现在ABF的交货周期已经将近一年。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求证,味千只能回答一句话,ABF缺货不是我们公司造成的。

的确,几年前,谁会想到,美丽的国家想通过一个不起眼的小芯片来惩罚中国相关企业,结果造成了全球芯片危机。最后,它别无选择,只能怪一家味精厂。

这时候可能有些朋友要说了。罗叔说的对我们芯片发展没用,只能是过把瘾。但别忘了有句话,危机也意味着转机。虽然美丽国度说自己掌握着最高端的技术,虽然他们称这款光刻机是目前人类最高端的技术,但它也是各个国家技术的集合。美丽的国家不可能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