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下半年中国会加息吗?

165438+10月29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Robin Xing博士现身北京,就中国最新经济走势进行了交流。他告诉华尔街,非大宗商品价格对PPI通胀的贡献更大,这将适度传导至核心CPI。明年核心CPI将升至2.5%,推动整体CPI进入央行可接受范围。

他预计,随着市场消化资产管理新规的影响以及通胀回升,中国央行可能会考虑在明年下半年加息。

政策趋势“截然不同”

今年政策走向明显不同,去杠杆、去产能、防风险力度加大。

邢指出,政策力度的差异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财政和PPP项目融资的监管,包括少数城市的部分地铁项目,出台PPP监管新规;二是监管新规的出台将加速去杠杆和防风险;三是中央巡视组和地方官员* * *督促更严格的环保限产审查;第四,进一步抑制房地产投资,包括加快发展租赁市场,推进房地产“长效机制”。

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特点,邢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供给侧改革缓解了产能过剩,提高了产能利用率,进度比预期的要快。

据了解,钢铁、煤炭、水泥、金属铝、铝土矿等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上升。比如,钢铁的产能利用率在2017年将达到83%,远超2018年超过80%的市场预期。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通缩,健康的通胀传导信号正在从上游向中下游显现。”邢进一步指出,今年四季度以后,非商品价格对PPI通胀的贡献比重会更大,并会适度传导到核心CPI。明年核心CPI将升至2.5%,推动整体CPI进入央行可接受范围。

他在华尔街强调,“说非大宗商品涨价传导到核心CPI是健康的,反映出通货再膨胀并不是很多人担心的那样——纯粹是供给侧改革挤压上游,上游涨价再挤压下游。事实并非如此。”

他还表示,通胀的传导已经出现在下游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从2012年到2016年持续输出的通缩已经切换为输出型通胀,这将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产生溢出效应。

中国明年下半年加息?

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向,邢预测,中国央行只有在通胀回升、资管新规的影响被消化后,才能考虑加息。“预计2018下半年中国会增加一次,2019上半年会增加一次。”

他还提到,从外部因素来看,市场预期美联储从今年2月的65438+到2019总共加息6次,即加息150个基点。所以从利差的角度来看,明年下半年中国银行也会考虑加息。

关于利率上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他乐观地认为实际利率水平将保持在该位置。“2012年至2016年,中国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名义利率较低,平均实际贷款利率接近8%。即使考虑明年加息两次,实际贷款利率也只有1.8%。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利息略有上升,实际融资条件并没有收紧那么多。”

今年6月,邢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在2017年一季度见顶,未来1-2年将是温和软着陆。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产能投资并不依赖于信贷,而主要依赖于自身的资本留存和利润,这也有助于抵御信贷紧缩。

对于未来的经济增长结构,邢告诉华尔街,反周期政策将使经济放缓,并减少对投资的依赖,特别是私营部门和制造业投资将更具弹性。

他给出了以下预测数据:2018年,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从今年的15.6%和7.0%分别降至13%和5%,而制造业和私营部门投资增速将从今年的4.3%和5.3%分别增至明年的4.5%和5.4%。

他还表示,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中国投资结构的优化将成为中国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动力,这体现在随着外部需求的改善,私营部门资本支出的复苏,设备更新带动的投资复苏,中国企业IT投资增速高于美国,国际专利申请量激增以及行业分布均匀。

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邢预测,2025年中国将成为高收入国家,届时人均GDP将达到654.38美元+0.4万元。特别是新经济将助推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新消费将成为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的新动力。

今年上半年,华尔街日报报道,邢撰写了一份题为《三四线城市将更大、更富、更敢消费》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未来十年消费增长热潮的主力军,到2030年将贡献中国居民消费年增量的三分之二,这些城市居民将成为高达10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