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科技含量高的打印机有多难?

常见的打印机分为三种: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的三个部分:激光器、硒鼓和定影器。这三件都不是中国制造的。连号称自研的奔图都是三星的垃圾。

在硬件层面,激光打印机覆盖了很多领域;光学成像、半导体、光机械、软件算法和打印机语言。高端复印机的输出速度是一分钟几百张,既要保持速度,又要保证效果,不能卡纸。机械结构复杂。

纸路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出纸传感器都需要软件算法的精确控制。每一张纸通过与否,传感器都要向cpu报告。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卡纸。有些机器的传感器设计有问题,经常导致不回或者失效,容易造成卡纸。

硒鼓的核心部件是鼓芯,鼓芯的寿命决定了激光打印机的用户会体验到硒鼓磨损过快,用户会认为你的机器不好用。

当鼓芯感光层Q磨损时,会影响成像效果。有的厂家能达到5000鼓,有的能达到65438+万甚至1万。这里5000页是打印机硒鼓,65438+万,1万是复印机硒鼓。

技术差距不言而喻吧?

目前定影器内部200多度的高温分为定影膜加热技术和加热管加热技术。定影膜加热技术是佳能在83年发明的,加热管加热技术是施乐的专利,比佳能早。

所以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加热技术,只要你是激光打印机,你就过不了定影器这一关,除非你能研发出新的加热技术。

即使你把这三块搞定了,你还需要有自己的走纸路径和齿轮组的专利,这些专利只是打印、复印、扫描仪和输稿器的专利。

假设你在硬件层面做到了,但是打印机语言呢?打印机语言是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通信程序。没有打印机语言,计算机就无法指挥打印机打印,就像没有打印机驱动一样,还是要交专利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pcl是HP。

假设你在软件层面做到了,但是你的使用成本呢?失败率呢?打印速度呢?人家一分钟高速输出100张,你卡在20张。很尴尬吗?更搞笑的是,这钱浪费了。

打印机行业的专利墙并不比芯片低。做soc,也可以找rm买指令集架构,让台积电做代工。没有人会卖给你打印机,除非你有联想那样的logo,或者像惠普奔图那样捡三星的垃圾。

正是因为专利墙太高,国内打印机品牌才选择代工,也就是直接换logo或者用别人的技术。